师爷压低声音: “大人糊涂!京里大佬们哪个不这么干?穆彰阿中堂家的‘恒昌当铺’,月息八分,专门放给候补官员。
那些排队十年的捐官,为凑‘别敬’,只得去他当铺借高利贷,
利滚利之下,上任后自然要加倍搜刮——这就叫‘捐官借债买官,买官刮钱还债’,是京官与外官心照不宣的规矩。”
劳崇光额头冒汗:“难道监察院就不管吗?那些言官干什么吃的?监督在哪里?”
“我的劳大人,您先别那么多疑问,我手中经历了太多你这样的新官,最后不都是同流合污了?”
师爷已经见怪不怪,语气平静的像讲一个乏味的故事。
师爷喝了口茶水,叹气道:“大清已经烂到根了,大人您该捞尽快,指不定哪天就轰然倒掉了。”
【放贷毒瘤】:劳崇光望着账册上的“驴打滚”字样,不解道: “这‘驴打滚’是何意?”
师爷捻须冷笑道: “就是高利贷的俗称。您看这例——平遥县有个书生借了三百两‘捐监’,
月息六分,半年后利滚利变成五百两,还不起就拿祖地抵押。
你再仔细看,放债的是谁?正是前任刘知府的小舅子,他打着‘公帑生息’的旗号,用府库银子放私贷,利息却归入个人腰包。”
劳崇光拍案而起: “府库银子也敢动?”
师爷摇头“啧啧”道: “刘知府早把库银挪空了。
他让三班衙役去赌场、烟馆收‘保护费’,每月三千两,
一半拿去还当铺的高利贷,一半存进自己的票号。
您知道为何他能提前补实缺?就是给吏部侍郎送了大把的银子,全是放高利贷赚的血钱。”
劳崇光茫然不知所措,喃喃自语: “若我不随波逐流……”
师爷果断打断: “别想跳出这个圈子。除非你不想干了!
大人请看这个——去年直隶有个知县不肯同流合污,结果被人举报‘库银亏空’,
实则是他没给按察使送‘别敬’。
罢官时他欠当铺两千两,被打得腿断筋折,最后跳河自尽了。
这世道,不放贷收不来护费,不收护费凑不齐别敬,凑不齐别敬就得滚蛋——您说,这炮,是放还是不放?”
夜越来越黑,窗外起风了,师爷起身伸了伸腰,“大人,这官场秘录,我讲三天三夜讲不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后您会慢慢懂得,苦的是老百姓啊!”师爷伤感道。
劳崇光呆呆坐在椅子上……
窗外更鼓敲过三更,师爷起身道:“大人,改日再聊吧,您明天要上任巡视,早点睡吧,
别想那么多,有我在您左右,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
目标远大些,别说回本这些小气话,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不聊了,明天见,做个好梦吧,拜拜——”
师爷告辞而去。
劳崇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盯着烛火下的密帐,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
他仿佛看到,一张密不透风的贪腐大网,将道光朝的江山牢牢缠住!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