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赵师傅盯着剩下的两只蝙蝠发呆,陈永年突然冲进后厨,头巾上沾着印度咖喱粉:“省里来电!南极考察站要咱们的‘友谊酱菜’当国礼!” 所谓酱菜,是把各国剩菜剁成泥,加了五倍于常规的盐巴,装在从博物馆偷来的明代青花坛里,坛底的 “宣德年制” 款识被咖喱染成橘色,坛口系着红绸带,比李海山的 “改革先锋” 勋章还要鲜艳。“南极?” 赵师傅嚼着木薯干,木薯渣掉在围裙上,“那儿的企鹅要是尝了咱们的酱菜,怕是要集体罢工。” 学徒小王在旁插嘴:“师傅,要不要往里面加点蝙蝠翅膀?象征极地与热带的革命握手?” 赵师傅抄起炒勺作势要打:“握个屁!再废话让你跟着酱菜去南极喂海豹!”
散场时,印度代表团的咖喱粉包装袋在风里乱飞,有张飘到宴会厅门口的黑板报上,盖住了 “自助餐万岁” 的 “万” 字,变成 “自助餐岁”,像极了这场荒诞盛宴的注脚。马建军蹲在墙角抽烟,看着王奶奶们背着蛇皮袋离开,袋子里的波兰鲱鱼碎蹭在砖墙上,画出一道道灰白的痕迹,像极了这个荒诞春天的年轮。远处,李海山正在和伊万诺夫比划手势,承诺下次接待一定准备 “北极熊肉自助餐”,中山装的后襟彻底裂开,露出打满补丁的跨栏背心 —— 那些补丁,是用各国代表赠送的塑料花拼成的,红的黄的在暮色中泛着虚假的光彩,如同宴会厅里那些罩着玻璃罩的变质食物,在闪光灯下永远鲜艳,却在真实的阳光里,慢慢散发出不可忽视的酸臭。
厨房下水道传来 “咕嘟咕嘟” 的声响,不知是波兰鲱鱼在发酵,还是历史在发笑。赵师傅把最后一点朗姆酒浇在蝙蝠汤里,蒸汽腾起的瞬间,他仿佛看见 1958 年的大食堂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同样的铝盆,同样的笑脸,同样的泔水桶在角落默默流淌。而此刻,陈永年正举着新的接待方案冲进办公室:“李局!美洲友好国家代表团下月抵达,他们说要带火鸡和牛油果!” 李海山摸着胸前空缺的纽扣位置,那里不知何时被人塞了块波兰鲱鱼干,在台灯下泛着冷光,像极了他们即将面对的、更加荒诞的国际玩笑。他突然笑了,笑声混着远处飘来的鲱鱼臭,惊飞了窗台上栖息的麻雀 —— 那些麻雀,正啄食着地上的苏联黑面包渣,像在品尝这个时代的荒诞滋味。
喜欢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有关部门机关轶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