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着崖壁上一块几乎看不清字迹的区域:“那里刻的是三百年前‘焚天谷’的《控火诀》,当年谷主为了独占,用‘锁灵禁’封死了所有衍生可能,结果呢?焚天谷早已没落,功法差点失传,反而是那些流传出去的残篇,被后人结合自身理解,演化出了更精妙的控火术。”
风无痕和僧人沉默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叶清瑶说的是对的。修真界这些年,越是敝帚自珍的门派,越是没落得快;反而那些愿意交流、愿意创新的门派,越来越兴旺。
“我明白了。”风无痕深吸一口气,从储物袋里摸出块玉佩,“这是青云门掌管万法崖封印的信物,或许能帮上忙。”
僧人也取出一串檀香木佛珠:“佛门的封印钥匙在此。”
其他门派的修士见状,也纷纷拿出各自的信物——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法则,却懂得“不变则亡”的道理,万法崖的乱象已经危及到了整个修真界的传承,再不放手,只会一起毁灭。
林渊接过信物,指尖灵力注入,破魔剑的金色光芒与信物产生共鸣,在崖壁上投射出无数复杂的符文——那是封印的核心密码。“这些封印不能全解。”他仔细辨认着符文,“有些是为了防止恶意篡改,属于必要的保护,该留;但那些为了独占而设的‘锁灵禁’、‘断传承’,必须破除。”
“就像给河流清淤,要去掉的是阻碍流动的淤泥,不是整条河。”苏瑶补充道,定星剑的星蓝光华在符文间游走,标记出需要保留的部分,“定星剑能定位封印的‘生门’,从那里入手,既能破除禁锢,又不会损伤功法本源。”
叶清瑶的玉箫再次响起。这次的旋律恢弘而流畅,像条奔腾的长河,暗紫色的音波力顺着定星剑标记的“生门”,渗入崖壁的刻痕里,与被封印的功法本源产生共鸣。那些沉寂已久的刻痕渐渐亮起,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无数颗被唤醒的星星。
“开始吧。”林渊握住风无痕和僧人的手,将三人的灵力与信物融合,再注入破魔剑,“记住,我们要的不是毁灭,是平衡——让传承流动起来,也让规则守护下去。”
金色的剑光顺着“生门”刺入崖壁,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种如释重负的轻响,像堵塞的河道终于被疏通。被封印的功法本源顺着剑光流淌出来,带着股古老而鲜活的气息,在崖壁上重新游走,所过之处,模糊的刻痕变得清晰,混乱的纹路变得有序。
火系功法的刻痕旁,长出了几簇小小的火焰草,灵动跳跃;佛门心经的字旁,浮现出淡淡的金光祥云,祥和安宁;就连最基础的吐纳口诀,都泛起温润的白光,像位耐心的导师,在等待后人的理解。
更奇妙的是,不同流派的功法刻痕之间,竟出现了细细的光带相连。道家的灵动与佛门的慈悲交融,形成了新的防御术;魔道的霸道与儒家的浩然结合,衍生出更精妙的攻击法——不是混乱,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良性融合,像不同的河流汇入大海,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各自保持着本源的清澈。
“这才是传承该有的样子。”叶清瑶停下吹奏,玉箫的暗紫色音波力与那些光带交织,像给这流动的传承披上了层温柔的铠甲,“有本源,有创新,有坚守,有融合。”
当最后一道“锁灵禁”被破除时,万法崖突然剧烈地颤动起来。崖顶的黑云散尽,露出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崖壁上,将那些重新焕发生机的刻痕映照得如同星河。
无数道流光从刻痕中飞出,像挣脱束缚的鸟儿,飞向修真界的各个角落——那是被解放的功法本源,要去寻找新的传承者,要去完成未竟的演变。
“快看!”有修士指着崖底,惊呼起来。
众人低头看去,只见万法崖的基石处,长出了株奇特的植物。它没有叶子,只有无数条晶莹的藤蔓,每条藤蔓上都开着朵小小的花,花瓣上印着不同的功法符文,有的像剑,有的像掌,有的像符咒,在阳光下闪烁着,互相缠绕,却又互不干扰,构成了一幅流动的“万法图”。
“是‘汇流藤’!”苏瑶的眼底映着藤蔓的光芒,“是传承法则的‘平衡之证’!它在说,真正的传承,是像江河汇流一样,在流动中壮大,在共享中永恒。”
林渊收起破魔剑,掌心的暖意与汇流藤的灵韵产生共鸣。他想起迷雾森林的共生草,断尘岛的沙菊,流沙谷的传声筒,雪域的冰蓝花——每处法则修复后,都会长出独属于这里的印记,像大地在写日记,记录着平衡的回归。
风无痕抚摸着汇流藤的藤蔓,感受着里面流动的功法本源,忽然笑了:“以前总觉得,把功法藏起来才是对祖师的尊重,现在才明白,让它活下去,让它变得更好,才是真正的传承。”
僧人也点头,手里的念珠重新变得温润:“佛门讲究‘普度众生’,连功法都不肯分享,算什么普度?回去后,我就建议方丈,开放藏经阁,让所有愿意学的人都能接触《静心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