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们听得入神,石磊在小本子上飞快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与飞舟破开云层的呼啸交织在一起,像一首青涩却认真的修行歌。
三日后,飞舟在流沙城外围的沙丘降落。与星墟仙门的郁郁葱葱不同,这里的天地间满是苍劲的黄,烈日炙烤着沙地,连风都带着灼人的温度。城中的修士早已在城门口等候,为首的是位身着褐袍的老者,面容黝黑,皱纹里嵌着风沙的痕迹,正是流沙城的城主,沙万里。
“林道友,叶仙子,苏仙子,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沙万里的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握着林渊的手时,掌心粗糙却有力,“再这么下去,不出三月,最后一片绿洲也要变成戈壁了。”
跟着他走进城中,才发现流沙城并非全是黄沙。城内的建筑多是用耐旱的“红柳木”搭建,屋檐下挂着一串串晶莹的“凝水珠”,是用子母泉的阴眼寒气凝结而成,让城中比城外凉爽了许多。只是此刻,不少凝水珠已经开始融化,水珠滴落的速度比寻常快了三倍。
“你看。”沙万里指着城中心的水井,井壁上的青苔已大半枯黄,“这水是从子母泉引来的,前几日突然变得滚烫,连最耐旱的骆驼刺都浇死了。”
林渊俯身,指尖蘸了点井水,破魔剑的星轨纹路瞬间亮起——水中的阳火之力果然浓郁得近乎失控,阴寒之力却微弱得像风中残烛。“火髓开采地在哪?”
“在城西的黑石峪。”沙万里叹了口气,“近年修真界盛行用‘火髓炼器’,出价越来越高,城中的年轻人贪利,便不顾祖训,把黑石峪的火髓矿挖得千疮百孔。”
叶清瑶的玉箫忽然发出一声轻鸣,暗紫色的音波扫过水井,井水微微翻涌,竟短暂地恢复了清凉。“阴寒之力并未消失,只是被阳火逼到了地脉深处。就像被压制的箫声,并非无声,只是需要一个出口。”
苏瑶取出定星剑,星蓝光晕在地面投射出地脉走向图,图中代表阴寒之力的蓝色线条果然在黑石峪下方急剧收缩,像一条被扼住喉咙的蛇。“问题的症结不在绿洲,在黑石峪的矿脉。过度开采打破了地脉的阴阳循环,阳火无处宣泄,便顺着地脉逆流,冲进了子母泉的阴眼。”
石磊等弟子围在图边,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那我们把火髓矿封了不就行了?”
“不行吧,封了矿脉,阳火之力更没地方去,岂不是更危险?”
“或许可以引阴寒之力上来,中和阳火?”
林渊静静听着,没有打断。直到弟子们争论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道:“去黑石峪看看再说。”
黑石峪的景象比想象中惨烈。原本应是黑石遍布的山谷,此刻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矿洞,洞口冒着灼热的白气,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刺鼻气味。地上散落着废弃的矿镐,不少镐头都因高温而扭曲变形。
“你看那处最大的矿洞。”苏瑶指着山谷中央,定星剑的光晕在洞口形成一道蓝色的屏障,“阳火之力最盛,地脉的裂痕从这里一直延伸到子母泉。”
叶清瑶走到矿洞边缘,玉箫横在唇边,暗紫色的音波如流水般淌入洞中。片刻后,她收回箫声道:“洞底有处天然的寒潭,是阴寒之力的残留点,只是被阳火压制得快要看不见了。”
林渊望着洞底的方向,破魔剑忽然出鞘,剑尖的星轨纹路与地脉产生共鸣,在地面投射出一道金色的轨迹——那是阳火之力的流动路线,像一条暴躁的火龙,正沿着地脉向子母泉窜去。“若能在火龙的必经之路开一道‘泄洪口’,引它去寒潭,阴阳相济,或许能重归平衡。”
“可这地脉坚硬如铁,怎么开泄洪口?”石磊忍不住问,小手紧紧攥着剑柄。
“未必需要强行开凿。”林渊指向矿洞西侧的一处断崖,“那里的岩石颜色偏青,是‘玄阴石’,天生能吸纳阳火,本就是地脉自我调节的屏障,只是被挖矿的人破坏了大半。”他顿了顿,看向弟子们,“你们说,该怎么做?”
一个名叫林小婉的女弟子忽然开口:“我们可以用灵力修补玄阴石的断层,让它重新发挥吸纳阳火的作用!就像……就像修补衣服的破洞!”
“不够。”另一个弟子摇头,“光修补不够,还得引导阳火往寒潭走,或许可以用阵法?”
林渊点头:“说得不错。石磊,你去子母泉取些阴眼的泉水;林小婉,你带着其他人收集散落的玄阴石碎片;苏瑶,麻烦你用定星剑画出引导阵的轮廓;清瑶,你的音波力能安抚狂暴的阳火,关键时刻还需你相助。”
分工既定,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石磊跟着沙万里去子母泉取水,往返不过半个时辰,回来时怀里抱着个巨大的水囊,累得满头大汗,却眼睛发亮:“阴眼的泉水好凉!接触到沙子都能结冰!”
林小婉则带着弟子们在山谷里搜寻,将一块块玄阴石碎片小心地拼在断崖的断层处,她的灵植术在此时派上了用场,竟能用灵力催生石缝里的“锁石草”,将碎片牢牢粘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