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从研发中心开始。
玻璃幕墙后的办公区里,几十名工程师正对着屏幕敲击代码,蓝色的数据流在大屏上滚动,像条奔腾的数字河流。
林观潮侧身请几位客人进门,技术总监早已捧着平板电脑等候在旁。
当技术总监演示最新的算法模型时,贺处关心的是市场应用,王处追问的是资金投入,唯有青姓年轻人的提问精准得可怕。
他不问市场规模,不聊融资额度,专挑技术细节下手。
林观潮知道遇上了懂行的人,便放慢脚步,开始详细讲解系统的运行逻辑。
青姓年轻人听得格外专注,提问间隙会盯着屏幕沉思片刻,那神情不像考察,倒像在参与技术评审。
考察持续了两个小时,从研发中心到数据机房。
当看到机房里闪烁的服务器指示灯时,金处感慨道:“林总年纪轻轻,能把企业做到这个规模,不简单啊。”
林观潮笑了笑,语气诚恳:“是团队的功劳,没有他们,我就是个空架子。”
-
临近中午,林观潮提议去附近的私房菜馆用餐,却被青姓年轻人摆手拒绝:“就在食堂吃吧,想尝尝你们员工的工作餐。”
林观潮略感意外,却也爽快应下:“好,那委屈各位了。”
员工食堂在三楼,此刻正是用餐高峰,电梯门刚打开,喧闹的人声便涌了过来。
大队员工排着队取餐,不少人注意到林观潮带着几位陌生客人进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却没人上前打扰。
天卦的员工餐是自助餐的形式,每天的菜单不同,今天的主菜是糖醋鱼和红烧排骨。
青姓年轻人拿起餐盘,自然地跟在林观潮身后排队,动作流畅得仿佛他也是这里的老员工。
林观潮取了一小份紫米饭,夹了两筷子清炒西兰花,又盛了半碗豆腐汤,最后犹豫了一下,夹了两块红烧排骨。
全程,她的目光都没在那盘色泽金黄、撒着白芝麻的糖醋鱼上停留超过一秒。
青姓年轻人跟着她取了同样的紫米饭,却多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又盛了小半碗糖醋鱼,鱼块上的菠萝丁泛着诱人的橙黄色。
两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林观潮正低头用勺子舀汤,对面突然传来一声轻笑,清润如玉石相击。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么不爱吃鱼。”
林观潮有些讶异地抬头,看向对面的青姓年轻人——阳光落在他戴着金丝眼镜的脸上,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却带着某种熟悉的穿透力。
那双眼眸的形状、笑起来时眼角微弯的弧度,竟与记忆深处某个身影渐渐重合。
“你是……青忱?”
青忱推了推眼镜,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缓缓点头,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是我。”
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回许多年前的大学食堂。
她读本科时,学院里确实有这么个风云人物——市长公子的身份、学生会主席的头衔、辩论赛上舌战群儒的风采,而且待人接物滴水不漏,是老师口中的得力助手。
而那时的她,刚从南方小山村考入顶尖学府,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连班级里的聚餐都很少参加,在她的记忆中,两人几乎没有交集。
没想到,许多年后的今天,两人竟然有这样的巧遇。
林观潮抬眼,撞进青忱的目光里。
那目光很深,像藏着一汪经年不涸的深潭,潭底却又泛着点细碎的笑意,像是藏着什么秘密。
他比大学时身形似乎更挺拔了些,眉宇间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多了几分被世事打磨出的沉稳,可那挺直的鼻梁、说话时微微颔首的姿态,又分明能看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的影子。
看来,这些年里,他的路途一如既往地走得很顺利。
林观潮率先笑了起来,主动聊起了大学时的趣事和共同记忆。
青忱对于这种“套近乎”似乎没有任何不适,配合地回忆起了那些人和事。
阳光透过窗户,在两人之间织起一层淡金色的网。
-
“其实这次来,是想请天卦参与市里的智慧城市项目。”交流完了感情,青忱才终于说起正事,“我们需要一套能整合交通、医疗、教育数据的智能系统,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林观潮握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不动声色地笑了笑。
果然还是这样,铺垫了这么久,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才露出真正的目的,一如当年他在辩论赛上,总要等到最后结辩才抛出最有力的论据。
两人顺势聊起合作的具体框架,从数据接口的标准到系统运维的周期,青忱的观点独到又务实,完全不像那些只会念稿子的官员。
他甚至提出可以开放部分政府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条件是天卦要在本地建立算法研究中心,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我知道你忙,尤其是……”青忱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不明意味的笑,“还要抽空参加那个恋爱综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