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虚经曰大国吾事之是求安之道
两者各得其所欲
南华经曰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收养昆
弟共祭先祖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
愿也
故大者宜爲下
通玄经曰上古圣人卑谦清净者见下也
见下故能致其高矜者不立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此章南/华经言
古者圣人之治也治外乎必先治内/无爲清静正而後行确乎能其事者
而已矣後世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之是欺德也其
於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劳而无功不如三皇坐行此无爲
之道不劳而自治/矣进道不劳也
道者
通玄经曰道生万物理於阴阳化爲四时
分爲五行各得其所命之曰道
万物之奥
南华经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善人之寳
南华经曰且道者庶物得之者生爲事顺
之者成通玄经曰天下莫易於爲善所谓
爲善者则静而无爲适性辞余无所诱惑
循性保眞无变於己故爲善易也
不善人之所保
南华经曰且道者庶物失之者死爲事逆
之者败通玄经曰天下莫难於爲不善所
谓爲不善者浇蔽矫诈躁而多欲非人之
性也故曰爲不善难也
美言可以市
通玄经曰先教以道次导以德可以诱善
尊行可以加人
通玄经曰简劝不听即加之以威刑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通玄经曰如此严诫不善何有人无弃人
物无弃物
故立天子
通玄经曰古之立天子者以立天下之道
反本无爲虚静自化古之立帝王者非以
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
也爲天下民强掩弱衆暴寡诈者欺愚勇
者侵怯又爲其怀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
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之
置三公
通玄经曰古者一人之明不徧周海内故
置三公九卿以辅翼之爲絶国殊俗不得
被泽又立诸侯以教诲之
虽有拱璧
通玄经曰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唐瘦癯
舜黎黑禹胼胝非欲贪禄慕位将欲事起
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自天子至於庶
人思虑不困於是求赡而不劳者未之有
也
以先驷马
通玄经曰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伊尹负
鼎而干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自卖
管仲缚束墨子无黔突孔子无煖席四体
不勤於是求赡而不劳者未之有也
不如坐进此道
通玄经曰古者三皇教不下堂而化行四
海无一言而大动天下变易习俗民化迁
善若生之已能以神化者也刑罚不足以
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唯神化爲贵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通玄经曰古者君臣上操约少之事下效
易爲之功君臣不相厌行之乆远也洞灵
经曰人主清心省事人臣钦俭守职太平
立致矣
不曰求以得
通玄经曰古之善爲君者法於江海江海
无爲能取百川归之不求故能得不行故
能坐天地之道无爲而备不求而得
有罪以免耶
南华经曰古者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则
自治矣
故爲天下贵
南华经曰古之人贵夫无爲也上无爲也
下亦无爲也
爲无爲章第六十三此章南华经言/应帝王无爲之
治有虞氏不及泰氏泰氏无爲其卧/徐徐无寝梦也其觉于于无思虑也
其智清信而不诈也其德甚眞而不/僞也未始其道入於非人有虞氏有
爲其犹减善仁义以要求人心爲善/亦得人心诈僞而未始仁心出於非
人古者圣人能爲无爲之/道无事无味不爲难也
爲无爲
通玄经曰爲无爲事无事也南华经曰逍
遥无爲也
事无事
通玄经曰事无事知不知也南华经曰逍
遥乎无事之业
味无味
通玄经曰古之人味道不舍也今之人舍
道不味也
大小
通玄经曰天地之道大以小爲本道大以
小爲成古圣人法天无爲柔弱微妙者见
小也见小故能成其大
多少
通玄经曰天地之道多以少爲主道多以
少而成古圣人法天无爲以道莅天下损
缺其明者见少也见少故能成其美
报怨以德
通玄经曰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
患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未之有
也察其所以往则知其所以来矣
图难於其易
通玄经曰古者以正教化易而必成後世
以邪教化难而必败
爲大於其细
通玄经曰事或易爲而难成者或难成而
易败者易爲而难成者事也难成而易败
者言也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通玄经曰人皆知无用害有用故智不博
而日不足难成其道矣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通玄经曰以博奕之日问道闻见深矣易
而不难小而不大
是以圣人
通玄经曰不言而信不施而仁不行而治
不爲而成是以天心动化精诚爲教者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