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之大广乎数亩恶可毁哉又如远行乎
始登於跬歩可旋踵而返及其千里也长
川渺弥峻岭巇嶮途隘而可畏路僻而多
岐恶可还哉
清源子刘骥曰神圣之道积习而成虽可
以顿悟不可以顿进日月有数大小有定
圣功生焉神明出焉由小至大犹合抱之
於毫末从卑至高犹九层之於累土自近
及远犹千里之於足下
黄茂村曰合抱之木天下以爲大也大生
於小故知合抱即毫末也九层之台天下
以爲高也高起於下故知九层即累土也
千里之行天下以爲远也远始自近故知
千里即足下也然则物之小者下者近者
其可忽诸
爲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爲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故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爲营爲也执执着也败
起於有爲不爲则何败之有失因於有执
不执则何失之有是以圣人禀高明之性
措意不在小成而常以虚静恬淡寂寞无
爲爲心自然无爲无执无败无失几近也
言世俗之人虽从务於善事皆有始而无
卒先勤而後堕常以功业近成而不能戒
谨乃复亡败也若能谨末如初始终如一
则所爲无不成矣岂有败事也诗曰靡不
有初鲜克有终
颍滨苏辙曰治乱祸福之来皆如彼三者
积小以成大圣人待之以无爲守之以无
执故能使福自生使祸自亡譬如种苗深
而厚耔耘之及秋自穰譬如被盗危坐而
熟视之盗将自却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
爲非爲不成非执不留故常与祸争胜与
福生赘是以祸至於不救福至於不成盖
其理然也圣人知有爲之害不以人助天
始终皆因其自然故无不成者又曰世人
心存於得丧方事之微犹有不知而听其
自然者及见其几成而重失之则未有不
以爲败之者矣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矣
陈象古曰极力有爲爲极必败极力以执
执极必失
叶梦得曰世固未尝有成败以吾有爲故
成者必败世固未尝有得失以吾有执故
得者必失此民之所以从事而不得不谨
者也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以
复衆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碧虚子陈景元曰难得之货谓金玉珠犀
也世俗以不欲爲忧圣人以不欲爲乐圣
人之清静节俭世俗之食浊奢侈是以世
俗之所不欲者乃圣人之所欲也故视金
玉如遗土也世俗损天眞以务外学而失
其分内之性圣人守自然而不学保其分
内之天和然世俗以不学爲过圣人以不
学爲眞学故曰学不学以复衆人之所过
颖滨苏辙曰人皆徇其所欲以伤物信其
所学以害理圣人非无欲也欲而不欲故
虽欲而不伤於物非无学也学而不学故
虽学而不害於理然後内外空明廓然无
爲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待其自成矣
刘概曰欲衆人之所不欲故曰欲不欲不
欲衆人之所欲故曰不贵难得之货学衆
人之所不学故曰学不学不学衆人之所
学故曰复衆人之所过
达眞子曰欲之所先莫甚於难得之货学
之所失莫甚於衆人之所过动不知静爲
不知止皆所谓过也圣人欲期於不欲所
以不贵难得之货学期於不学所以复衆
人之所过若是则不有其爲执之蔽也故
曰以辅万物之自然
清源子刘骥曰圣人非无欲也欲人之所
不欲不以物易性故不贵难得之货非无
学也学人之所不学不以博溺心故以复
衆人之所过反其性情而复其初而已不
益生不助长顺物自然无容私焉而天下
治故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黄茂材曰道无欲也欲不欲所以求在我
也外物又何足贵天下之物各有自然之
理愚者不及智者过之与其过也宁不及
故刳心去智学所不学辅物自然而已何
敢爲哉
古之善爲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御注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代而
下释夫恬淡无爲而悦夫啍啍之意屈折
礼乐以正天下之形吁俞仁义以慰天下
之心将以明民也名曰治之而乱孰甚焉
涑水司马光曰去华务实还淳反朴
颖滨苏辙曰古之所谓智者知道之大全
而览於物之终始故足贵也凡民不足以
知此而溺於小智以察爲明则智之害多
矣故圣人以道治民非以明之将以愚之
耳盖使之无知无欲而听上之所爲则民
虽有过亦小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智则生奸愚则
反朴
达眞子曰用其光复归其明古之善爲道
者欲使民复归其明是谓非以明民也欲
使敛明若愚是谓将以愚之也
叶梦得曰自道而降民日趋於僞不患其
不明而患其明之过故圣人逆爲之防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