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所不足於己则其待人也必有不以
道之实者焉而是是非非强加分别矣岂
能如此玄同也哉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
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於道也曰余
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又以人之行立譬前事立与行亦因其自
然或於自然之外而求益跂立超其踵而
立以增高其身跨开其足而行以增阔其
歩暂时如此而不能乆也终必不可以立
不可以行而遂废彼自见者之终不能明
自是者之终不能彰自伐者之终无其功
自矜者之终无所长亦若此焉尔食之不
尽者曰余肉之附生者曰赘物兼人与鬼
神而言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之人若律之
於自然之道譬若食之已余者不当食行
之如赘者不当行也加多於常分而不可
用幽显之间有物亦当恶之而有道之人
不肯以此自处也或曰行读如形古字通
用司马氏曰弃余之食适使人恶附赘之
形适使人丑苏氏曰饮食有余则病四体
有赘则累
右第二十章此章自然二字爲宗?/希言而玄同自然者也
风之飘雨之骤立之跂行之跨/食之余行之赘非自然者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前章道之爲物物谓德也此章有物混成
物谓道也混浑通混成谓不分判而完全
也先天地生首章所谓天地之始四章所
谓象帝之先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
天下母
寂阒静也寥虚廓也言其无声无形也独
立乎万物之表无可与对而未尝变易故
曰不改周行乎万物之中无不徧及而未
尝穷匮故曰不殆天下母者德也而德者
道所爲故爲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
此物无可得而名者以其天地万物之所
共由於是假借道路之道以爲之字字者
名之副而非名也字不足以尽之不得已
而强名之曰大至大莫如天而天亦在道
之内则天未爲大也此道其大无外而莫
能载焉故大之一言庶乎可以名之尔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逝谓流行不息远谓悠乆无疆反谓无有
无名盖万有皆有惟道皆无无与有相反
故曰反大之一言未足以尽道故推言之
谓其大而不息不息而乆乆而无有所以
爲道若有则非道矣下篇曰反者道之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庄子曰太初
有无无有无名盖谓此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
居其一焉
王谓圣人之有位者古今惟道最大无可
与比此以天地圣人与道并言而曰四大
何也盖天地得此道以爲天地圣人得此
道以爲圣人其所以能大者以其有此道
也王之下特加亦字又特言王居其一盖
气之至大者天形之至大者地圣人之身
眇然而立乎两间以其道同乎天地故其
大亦同乎天地而不以气形与身之大小
论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者圣人也法者水平之准与之平等如
一也人之所以大以其得此道而与地一
故曰法地地之所以大以其得此道而与
天一故曰法天天之所以大以其与道一
故曰法道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
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自然者无有
无名是也
右第二十一章
重爲轻根静爲噪君
根本也躁动也君主也轻以重爲本动以
静爲主也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君子吉行乘乘车师行乘兵车皆轻车也
轻车後有辎车载寝处服食所用之物谓
之重车虽乘轻车而终日不与重车相离
故吉行日止五十里师行日三十里不敢
以轻车疾行径往而不顾在後之辎重也
此言轻之本乎重也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燕闲也静也处居也坐也虽有荣华之境
可以游观或暂时动而出外然常在内闲
居静处超然无一物累其心此言动之主
乎静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以身轻天下谓以其身轻动於天下之上
也万乘之主当静重奈何以其身而轻动
乎周王之乘八骏汉帝之爲微行以身轻
天下者也但言轻不言动者盖动与静对
动则有轻有重轻与重对轻重皆在动时
言轻而动在其中矣
轻则失根噪则失君
有轻而无重则失其轻之根有动而无静
则失其躁之君
右第二十二章此章以辎车喻重燕/处喻静姑指一端而
言尔国势之居重驭轻兵法之以静/制动与夫人之治心治身皆当本之
以重主之/以静也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
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谓善於其事辙车辙迹足迹瑕玼玷谪
过责计计数多寡也筹策计筭者所用之
筭以竹爲之关键拒门木也横曰关竪曰
键绳约索也合之而成体曰绳用之而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