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安全第一!”张老将军虽然依旧面容冷硬,但语气中少了几分铁血,多了几分对生命的敬畏,“接种点选址、疫苗运输保存(尤其冷链)、现场秩序维护、异常反应处置……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滴水不漏!这关系到千万儿童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总装可以抽调最可靠的保卫力量,配合地方公安和民兵,确保接种过程绝对平稳有序!”
“烛龙”端坐主位,深邃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听着一条条务实而高效的提议。当听到“全民免费”、“改写历史”、“惠及千秋万代”这些字眼时,他那双掌控国运的眼眸深处,也漾开了欣慰与决断的波澜。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春苗’计划,准!”
“列为共和国最高民生战略工程,等级:‘丰碑’!”
“由政务院牵头,卫生部、总后、科学院、内务部、公安部……相关部门全力协同!秦振国同志(秦老)任总协调!”
“目标:三个月内,京城及周边适龄儿童,应接尽接!半年内,总结经验,完善体系,向全国稳步推进!”
“此乃固本培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执行!”
命令如金戈铁马,瞬间点燃了共和国最高效的机器!一道道加密电波带着“春苗”计划的绝密指令,刺破西山的铅幕,飞向卫生部、飞向各大药厂、飞向城市的街道和乡村的卫生所……
---
十天后。京城,东城区,红星胡同口。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空气中还带着冬日的清冽。但红星胡同口那片原本用来晒被子的空地上,此刻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空地中央,一字排开三辆刷着崭新草绿色、车身上喷着醒目红十字和“国家计划免疫”白色大字的专用疫苗接种车。车身侧门打开,露出里面干净整洁的操作台和摆放整齐的冷藏设备。车旁,用红绸围出了几条隔离通道,入口处立着“儿童疫苗接种点”的牌子。
更引人注目的是,接种点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穿着崭新绿军装、臂戴红袖章、表情严肃的民兵和公安干警,如同标枪般挺立,维持着秩序。那股肃然之气,让原本看热闹的街坊邻居都下意识地放低了声音,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新奇。
“让一让!让一让!带孩子打针的这边排队!” 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护士帽的年轻姑娘拿着喇叭喊着,声音清脆。仔细看去,那帽檐下露出的眉眼,赫然是王招娣(林阳大表妹)!她经过紧急培训,光荣地成为了“春苗”计划的首批社区接种服务员!此刻,她努力维持着专业和镇定,但微微发红的脸颊和挺得笔直的腰背,都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骄傲和使命感。她胸前别着的“防疫先锋”红绸花,在晨光中格外鲜艳。
长长的队伍从接种车前一直排到了胡同深处。家长们抱着、牵着自家孩子,脸上带着期盼,也有一丝紧张。孩子们则好奇地东张西望,有的兴奋,有的害怕地往妈妈怀里缩。
“老张家的!你也带铁蛋来啦?”
“可不!街道王大妈挨家挨户通知的!说是国家新弄的神苗,打了以后不得‘小儿瘫’!不要钱!天大的好事啊!能不来吗?”
“听说是京城头一批!咱红星胡同可是沾光了!”
“瞧见没?那些站岗的,多精神!这阵仗……啧啧,国家是真重视啊!”
队伍里,街坊们低声议论着,语气里充满了对国家的信任和对“神苗”的期待。
队伍靠前的位置,王家人格外显眼。
姥姥王周氏紧紧牵着林小雨的手,另一只手还拎着个小马扎,准备给重孙女坐。小雨穿着苏白薇给她新买的红色灯芯绒外套,小辫子上扎着同色的蝴蝶结,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前面穿白大褂的护士姐姐。她一点都不怕,反而觉得新鲜好玩。
李秀英则紧紧抱着王小虎。王小虎看着前面白大褂手里亮闪闪的针头,还有消毒棉签那股刺鼻的味道,小嘴一瘪,小胖身子开始不安分地扭动,带着哭腔:“娘……不打针……疼……虎子怕……” 他使劲往母亲怀里钻。
“虎子乖!不怕不怕!”李秀英心疼地拍着儿子的背,柔声哄着,“你看小雨姐多勇敢!这针打了,虎子以后就再也不会发烧抽风了,也不会咳嗽得小脸通红了!听话,就一下下,像蚊子叮一口,不疼!打完娘给你买大糖葫芦!”
“真……真的?”王小虎泪眼汪汪地抬起头,看着母亲。
“真的!娘啥时候骗过你?”李秀英保证道,又指着前面,“你看!到小雨姐了!”
只见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王招娣,正弯着腰,动作轻柔地用酒精棉签擦拭小雨露出的左臂上臂。她的动作经过严格培训,规范而利落。小雨只是微微缩了下小肩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表姐的动作。
“小雨真棒!一点都不怕!”王招娣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带着鼓励的笑意。她迅速从旁边护士推过来的专用冷藏小车上取出一支标注着“九联-1”的蓝色疫苗瓶,熟练地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