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心绪已经很难再为皇帝波动了,可看着如此武断的他,皇后还是忍不住有些难过。
但她更心疼自己的孩子。
皇后不是个被情绪左右很久的人,既然事已成定局,那她得好好为自己儿子打算。
她花了一天时间,找来苏予卿的画像和资料。
做了些片面的了解后,准备给老七做思想工作。
没想到一向反骨的淳于燕并不排斥,他将这门亲事的来龙去脉跟皇后讲清楚。
皇后知道其中牵扯到党派之争,也知道是老三在背后怂恿。
最终也只能无奈叹气。
淳于燕看着苏予卿的画像,“未来王妃长得挺好看,还是个商业奇才。母后,我不觉得吃亏啊。”
“出身商贾又怎么了,这苏氏女经销行商,见多识广。”
“想来应该不会如京中贵女那般,像个牵线木偶一样木讷无趣。”
皇后看淳于燕表情不似作假,对他道:“这苏氏女也是皇权之争的牺牲品,就算出身差了些,但是嫁过来后,母后亲自教导她。”
“定不让她拖你后腿,被人耻笑。”
淳于燕点点头:“好~那就辛苦母后了。”
如今想来,皇后原本准备要教导的事,倒是用不着了。
皇后回想起苏予卿的言谈举止,欣慰道:“原本以为要在这新儿媳身上下很多功夫,没成想这姑娘是个好的。”
“老七懒散惯了,娶了这么一个蕙质兰心的王妃,也算是歪打正着。”
陈嬷嬷也应和道:“能让娘娘都赞不绝口的人,定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皇后谢鸢,当朝太师的妹妹,曾名满京城,半辈子都在皇宫内沉浮。
看人的眼光毒辣,她很满意这个新儿媳。
太子东宫,兄弟俩又坐在棋桌前。
两人对弈时,不喜下人伺候,周围空无一人,视野开阔。
就算有探子在暗处监视,也听不清二人的对话。
淳于瑞问道:“老七,成亲感觉如何?对新夫人可还满意?”
淳于燕指尖转着黑子,饶有趣味地道:“皇兄,我这王妃不简单哦。”
“不愧是商人,新婚之夜就找我谈交易。”
淳于瑞挑眉:“哦?愿闻其详。”
淳于燕将昨夜两人的谈话一一言明。
话落,有一瞬间的寂静。
淳于瑞看着棋盘的白子,问出声:“你就打算放任她如此吗?”
淳于燕想了想:“先看看吧,反正人就在我眼皮子底下。”
“她想进我们阵营,就得用实力说话。”
“皇兄,京城太平了许久,有她的加入,或许会不一样了。”
淳于瑞应和道:“是不一样了,陈厉一死,老三犹如断了一臂。”
“你这王妃不简单呐,上来就帮我们除了一个心腹大患。”
“老三估计怀疑是我俩干的,也许正想法子怎么打击报复呢!”
淳于燕下巴微抬:“怕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淳于瑞皱眉道:“可是老七,弟妹做法是不是过于激进了?”
“云武军的兵符至今下落不明,我们手里的兵力不足以和萧府手握的兵权抗衡。”
“若是真的将老三和萧家逼急了,父皇身体又不好。”
“他们要是狗急跳墙,硝烟一起,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我大宁国百姓。”
淳于燕看向淳于瑞,他这个皇兄,素有仁爱治国的贤名。
所以颇受朝中百官爱戴,又是谢太师得意门生。
明知萧家和老三一党手握兵权,有谋逆之心。
还想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
淳于燕很认真地道:“皇兄,若是非常时机,我会行非常之事。”
“只是届时,你可不要怪罪我。”
“生在皇族,父子,手足之情本就寡淡。”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淳于瑞闻言,忍不住叹出一口气,“真到那一天再说吧。”
淳于燕和淳于瑞这两兄弟,虽然感情好,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淳于瑞温和有礼,谦谦君子,学富五车,有治国之才。
生性良善温暾,有慈悲之心,愿解民生之艰。
谢太师曾言,宁国得这样一位太子,是百姓之福。
而淳于燕,机敏聪慧,胆识过人,但不是个好学的主。
总给人一种半灌水叮当响的不靠谱的感觉。
但此人极其护短,在京中也是横行霸道惯了。
两人又谈论了一些其他私事,分析了陈厉死后,淳于钧可能会做的事,好提前部署应对之策。
不多时,方莲来了,接了淳于燕,一起去御书房给皇帝敬茶。
太监进去通禀,淳于燕问苏予卿:“你同母后说什么了?能聊这么久?”
苏予卿看着淳于燕那双滟潋的眸子笑了笑:“不告诉你。”
淳于燕闻言挑眉,顶了顶腮。
靠近苏予卿在她耳边小声道:“怎么,真以为有母后撑腰,你就能......”
苏予卿一双眼睛亮亮地看着他,眸中藏着笑意。
淳于燕对上那双灿然的眸子,要放的狠话一时间卡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