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燕扑到床榻旁,瞧见苏予卿整个人像是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她闭着眼睛,呼吸均匀,淳于燕牵起她的手,放在唇边细细吻着。
苏予卿感觉到,慢慢睁开了双眼。
淳于燕问一旁伺候的人,“夫人怎么样了?”
稳婆这时抱着两个孩子回来,听到淳于燕这么问,其中一个道:
“郎君放心,夫人只是累着了。”
“一切都很顺利。”
“夫人要看看孩子吗?”
苏予卿轻轻点头,“嗯”了一声。
两个小娃娃被放在榻上,淳于燕坐在床边,和苏予卿一起看向他们的孩子。
苏予卿伸出手指,轻轻在两个小家伙脸蛋上戳了戳。
光从外表上看,还真的分不出男女。
而且刚出生的小娃娃,实在不怎么美观。
淳于燕和苏予卿对视一眼,看着丑不拉唧的两个小娃娃,一时无言。
彼此看懂了对方眼里的嫌弃,不由相视一笑。
嫌弃归嫌弃,可这也是他们的孩子呀。
从今以后,他们苏府,祖孙三代齐聚一堂,有得热闹了。
在给孩子起名字时,淳于燕和苏景甫两人在书房里足足讨论了三天三夜。
最后决定,哥哥叫苏晨烁,妹妹叫宋晨曦。
淳于燕早已舍弃了身份,淳于是皇姓,不可能让孩子们随姓。
两个娃娃一个姓苏,一个姓宋,挺好的。
孩子们满月时,苏景甫张罗着给两个孙子大办一场满月宴。
苏景甫一手抱着一个孙儿,跑去张老头的面前嘚瑟了好久。
也得亏张老头还算明事理,没有在满月宴上跟苏景甫吵起来。
都是邻里乡亲的,也就平日里拌拌嘴。
孩子长开了,就能看出,男孩长得像苏予卿,女孩长得像淳于燕。
苏予卿时常感慨,淳于燕那张魅惑众生的脸长在宋晨曦脸上,这以后长大了可怎么得了。
女孩子的容貌过盛,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每当这时,淳于燕不但不愁,还分外骄傲的道:“女儿像我,那必是倾国倾城。”
“有我们护着,谁敢欺负她。”
“你且放宽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孩子们三岁时,宋晨曦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
和苏予卿一样过目不忘,且她比哥哥更喜欢习武。
屁大点的孩子,就时常跟在淳于燕身后要他教授武功。
而哥哥苏晨烁,喜欢泡在书房里,跟着苏景甫认字,看书。
兄妹俩,一静一动,一文一武,性格大相径庭。
可淳于燕还是希望男孩子也要会武功。
他要求苏晨烁跟着妹妹一起练,苏晨烁起先很不乐意,各种撒泼卖乖不想练。
后来还是苏予卿好说歹说一通,他才点头答应跟着一起学。
苏予卿无奈揉了揉额头,小屁孩太有主见了也不好。
想到苏晨烁不想练武的原因,苏予卿哭笑不得。
苏晨烁有些委屈地道:“妹妹可以过目不忘,书本看一遍就能记住上面的所有内容。”
“我却做不到,所以得多花些时间,赶上妹妹的进度。”
苏予卿抱起他小小的身子,柔声安慰道:“妹妹有妹妹的天赋。”
“你也会有你的天赋。”
“你且去试试习武,说不定那就是你擅长的呢?”
“况且,你无需跟任何人比较,烁儿是这天底下独一无二的烁儿。”
“你无论什么样,爹爹、娘亲、祖父、祖母都会爱你的。”
苏晨烁感觉自己有被安慰到。
第二天自己乖乖从被窝里爬起来,跟着淳于燕一起习武。
时光如白驹过隙,飞驰而过。
孩子们六岁时,淳于燕已经收到谢鸢无数封要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入京一趟的书信。
苏予卿想了想,决定带着两孩子一起出远门游历一次。
谢鸢毕竟也是孩子们的亲奶奶,连一面也见不着的话,确实不妥。
安排好苏府的一切,一家四口雇了一个车夫,就踏上进京的路程。
苏景甫得知要跟两个孙儿分开几个月,难受得不行。
依依不舍地送到剑门关。
两个小家伙坐在苏景甫两边,依依不舍地哄着祖父。
待得分别后,没过几天,不舍之情就被旅途的新鲜劲冲淡了。
阳春四月,出门远行,一路草长莺飞,绿草如茵。
天气正当好,不冷不热。
小孩子的精力实在旺盛,好在淳于燕和苏予卿都是见识渊博之人。
教他们读万卷书,也教他们行万里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将近两个月,终于到了京城城郊外。
长亭不变,依然伫立在官道旁。
十年前沈齐玉在这里送别淳于燕。
今日,他等在这里,迎接老朋友回来。
长亭外停了几辆马车。
来接他们一家四口的人,可不止沈齐玉一个。
六月日头还不算太毒辣,淳于赭南和淳于沧瑾趴在马车上都睡了一觉。
淳于赭南已经十岁了,弟弟淳于沧瑾六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