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如轻纱般缓缓漫过水木大学那古老而庄重的红墙时,辩论赛会场里的水晶吊灯仍在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刚才激烈辩论的余温。陈星尘与工作人员一同踏出会场,脚下的帆布鞋与地面的银杏叶发出清脆的声响,与行李箱滚轮的滚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
他们沿着梧桐道前行,尽头处的大巴车宛如一座温暖的灯塔,散发着柔和的黄色光芒,宛如浮在深秋雾霭中的灯笼。夜风裹挟着北方特有的干燥气息,如潮水般涌入车厢,带来丝丝凉意。前排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设备放置好,陈星尘则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霓虹灯光。
CBD的玻璃幕墙在夜色中逐渐暗淡下去,如同沉睡的巨兽。立交桥宛如一条发光的蟒蛇,蜷缩在城市的腹地,蜿蜒曲折。陈星尘摸出手机,屏幕上倒映出龙都人民广播电台大楼的轮廓,那枚金色的台徽在夜空中闪烁着,时而明亮,时而黯淡,宛如悬挂在云层中的月亮,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此时的龙都沉浸在细雨之中,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洒落。大巴车驶过积水的路面,溅起一片片碎银般的水花,在路灯的照耀下,宛如点点繁星。陈星尘轻盈地跳下大巴,踩过一个个水洼,溅起的水花在他的脚边绽放。
广播电台的台阶呈现出青灰色,被雨水浸润后更显古朴。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迎接陈星尘的到来。导播间的灯光依然明亮,温暖的光芒混合着咖啡的香气,从门缝中缓缓溢出,弥漫在空气中。
时间匆匆流逝,陈星尘的步伐轻盈而稳健,他脚下的帆布鞋与人民广播电台三楼的水磨石走廊发出清脆的叩响。走廊里的灯光昏暗,只有最后一盏廊灯在头顶滋滋作响,微弱的光线映照在他西装翻领上的银色台徽上,泛出一丝冷冽的光芒。
播音室的隔音门半掩着,空调外机的嗡嗡声和老式钟表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从门缝中传出。陈星尘轻轻推开门,暖黄色的壁灯瞬间洒满了整个操作台,将他的身影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线中。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布满旋钮的调音台,仿佛在触摸一件珍贵的乐器。他熟练地插上节目 U 盘,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音乐的响起。玻璃幕墙外的霓虹灯光在黑胶唱片架上闪烁,时隐时现,宛如夜空中的繁星。
当《月光奏鸣曲》的前奏从监听耳机中缓缓流淌而出时,陈星尘的目光突然被自己映在窗上的影子所吸引。他看到自己的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滑动,领带夹在暖光的映衬下闪烁了一下,仿佛是一个小小的秘密被瞬间揭示。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对着麦克风,用他那轻柔而富有磁性的嗓音说道:“亲爱的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留声回响》。”他的声音如同温暖的春风,轻轻地拂过人们的耳畔,又仿佛被混响包裹着,在电流的传递中缓缓扩散开来。
他的指尖微微悬停在音量旋钮上方半寸处,窗外的夜雨正悄无声息地漫过龙都的梧桐树梢,与他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妙的画面。
苏清颜优雅地坐在一旁,面带微笑地说道:“是的,这里是龙都人民广播电台的《留声回响》。当夜幕悄然降临,城市被黑暗所笼罩,你是否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呢?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是否会在你的心头泛起涟漪?”
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仿佛能穿透电波,直接传达到每一个听众的耳畔。“也许,你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它们就像被深埋在心底的宝藏,虽然珍贵,但却无法轻易地与人分享。又或许,你心中有一些郁结,有一些话,一直想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苏清颜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但是,不要担心,因为我们就在这里,《留声回响》会是你最温暖的港湾。你可以将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故事、感受,通过各种方式发送给我们。我们会用心聆听,用文字和声音为你解答,为你分担。”
最后,她微笑着说道:“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时间如何流转,我们都会在这边等着你,与你一同分享那些留声回响的美好。”
就在这时,一条听众的留言突然引起了苏清颜的注意。她定睛一看,留言的内容让她不禁心生好奇,于是便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他真的很特别。他总是很晚才睡觉,仿佛夜晚才是他真正的世界。别人都觉得他性格开朗又乐观,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其实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
他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掉眼泪,就像那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而且,他总喜欢把很多事情都往最坏的方向去想,仿佛这样就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到最后太过失望。
即使他流着眼泪,哭得快要窒息了,他也会嘴硬地说:‘我没事。’好像他的坚强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和同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