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78 星球的量子广场上,一座形如流动岩石的建筑拔地而起,星际生态学院的校徽在极光下闪烁着生物电的蓝光。艾丽站在开学典礼的讲台上,看着来自 89 个文明的新生,他们的生物特征千差万别,却都带着对共生文明的向往。
“你们面前的 X-78,曾经是一个差点被科技征服的星球。” 她的声音通过量子扩音器传遍广场,“现在,它是宇宙的共生实验室。在这里,你们将学习如何用科技谱写生态的乐章,而不是用它来谱写毁灭的挽歌。”
首批课程包括 “生物电网络编曲”“暗能量农业韵律”“星球智能对话艺术”。来自水母星系的气态生命学员,通过改变自身离子云的频率,成功与发光树建立了初步的能量共鸣;硅基生命的学员则学会了用晶体振动模拟流动岩石的超导波动。
“看,这就是共生的基础 —— 频率的共鸣。” 艾丽指导着一个碳基生命学员调整脑波频率,当学员的 α 波与监测屏上的星球 β 波重合时,一旁的发光树突然绽放出欢迎的光带。
协奏十岁那年,已经能熟练地与流动岩石交流。他站在北极的山脉前,轻轻触摸一块凝固的岩石,其表面立刻浮现出荧光纹路,如同被激活的古老文字。
“它们在说,上次宇宙心跳时,这里的能量通道差点堵塞。” 协奏转头对艾丽说,他的瞳孔在阳光下呈现出流动的蓝光,“现在好多了,因为有了共鸣环的帮助。”
艾丽看着监测仪上的数据,协奏的脑电波与岩石的超导波动形成了罕见的和谐共振。这种能力让他能感知生态系统的细微变化,甚至能提前预警小型地震的发生。
“妈妈,为什么星涡文明会失败?” 某天晚餐时,协奏突然问道,“难道他们的科技不够强大吗?”
艾丽放下餐具,调出星涡文明的末日影像:“他们的科技很强大,但强大的科技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生态智慧。就像一把琴,弹得好是音乐,弹不好是噪音。他们没有学会如何与星球共奏,所以琴弦断了。”
协奏似懂非懂地点头,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餐桌上划出量子波动的轨迹,桌面上的餐具竟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震颤,与远处的发光树形成微弱的共振。
在流动岩石区域的深处,艾丽的团队有了新发现:暗影生物的繁殖周期与宇宙射线的爆发周期精确同步。当太阳风中的暗能量粒子增多时,岩石内部的纳米通道会自动扩张,为暗影生物提供更多的繁殖空间。
“它们不是简单的共生体,而是宇宙射线的感知者。” 齐斗的全息模型显示,暗影生物的身体结构能将暗能量粒子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就像深海生物感知潮汐,它们在感知宇宙的‘能量潮汐’。”
这个发现引发了星际能源革命。阿瑞斯星盟根据暗影生物的能量转化原理,开发出 “暗能量滤器”,能将宇宙射线中的能量转化为可利用的量子态能源,同时不会对暗影生物造成任何伤害。当第一台滤器在 X-78 试运行时,监测显示暗影生物的数量增加了 15%,因为滤器清除了过量的辐射粒子,改善了它们的生存环境。
“这才是共生科技的真谛 —— 不是索取,而是创造双赢。” 阿瑞斯星盟的代表在剪彩仪式上感慨地说,他曾经是辐射农场的坚定支持者,现在却成为了暗能量生态利用的倡导者。
极地档案馆的时间晶体再次激活,这次浮现的是星涡文明的科技遗产。在末日来临前,他们曾尝试将文明的核心数据编码为量子态,注入星球的生物电网络,希望以此实现文明的 “生态永生”。
“看这些波动模式,” 汤姆指着晶体中闪烁的数据流,“他们试图让科技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现在做的一样。可惜他们起步太晚,星球已经无法承受。”
这些数据为共生新人类的基因编辑提供了关键线索。艾丽的团队发现,星涡文明的基因编辑技术能使生物体自动排斥对生态有害的行为。他们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协奏的基因序列中,使其在接触可能破坏生态的物质时,身体会自动产生排斥反应。
“这是来自灭绝文明的礼物,” 艾丽在基因编辑报告中写道,“提醒我们,共生不是理想,而是文明存续的必由之路。”
星际联盟启动了雄心勃勃的 “宇宙协奏计划”,目标是在 100 个星球上建立共生文明试点。X-78 成为了该计划的核心枢纽,艾丽被任命为总负责人。
第一个试点选在伽马星系的 M-42 星球,那里的火山活动正在威胁本土生物。X-78 的团队带去了改良后的量子共鸣环,将其调整为与火山能量喷发周期同步的频率。当共鸣环开始运作,火山喷发的能量被引导至地表的能量池中,为本土生物提供了稳定的能源,同时减少了喷发的频率和强度。
“就像给火山装上了一个调音器,” 齐斗在现场报告中说,“现在,火山的能量脉冲与本土生物的生物电频率形成了和谐的共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