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怎么没有挂灯笼?奇了怪了,我分明记得自己是挂了灯笼在这里的啊?”
这话一出,唐默就如他的名字那般,沉默下来。
赵大倒也不在意,挠了挠头:“我回去再找一个吧……灯笼可不多了,真是糟糕,哪里还有那样品相绝佳的灯笼呢?”
说话间,唐默感到赵大似乎朝自己看过来,那表情好似某种打量一般。
似乎下一刻,他就会如同躺在大厅中的那个死人一样,被挂在屋檐下。
“唐默。”
常乐的声音陡然在唐默的身后响起,也一下子打断了唐默的想象。
唐默骤然一惊,看向赵大。
赵大依然是那副憨厚的表情,似乎此前只是唐默的臆想。
“啊,常娘子。”
赵大对常乐的态度就好上许多,他冲常乐笑着:“早上好。”
“好,对了,你来看看,那是不是你说的灯笼?”
常乐说道,她的手垂下来,捏了一把汗。
她的修为没有被封,自然是将赵大和唐默的话听了个清楚,因而早就心有防备。
唐默那怪异的沉默也被她看在眼中,才及时出来打岔。
赵大一睁眼:“是么?我来看看。”
说着,他就迈入门槛,唐默下意识地伸手想拦,但还是收回手,只是看了一眼常乐。
常乐虽是挂着笑,但目光却带着锐气,手掌一直落在悬在腰上的剑柄身上。周身看似放松,实则警惕,看那模样显然是戒备非常。
赵大全然不知,他兴冲冲地来到大厅,一眼就看到了大厅中的尸体。
“哎呀呀,大喜的红灯笼,怎么能蒙上白布,不吉利,不吉利啊!”
赵大叫了声,急忙去把白布扯开,一伸手抓住了尸体。
在他的手中,那具被吓死的尸体缓缓变形,当真成了一串红灯笼,上面写着黑色的喜字。
原本沉重的身体在赵大手里,也仿佛真如灯笼那样轻捷。
“我这就去将灯笼挂上。”
赵大说道,他拿过放在一旁墙壁上的木梯子,自顾自的就去挂灯笼了。
“常道友,我们当真要让他挂上?”
唐默小声道。
常乐沉默了一会儿,就走到赵大的旁边,仰头看着赵大动作:“赵大哥,要我们帮忙么?”
赵大一边动作,低头嘿嘿一笑,一脸憨厚:“不必不必,你们是孤村的客人,这点小事我来就好。”
常乐又问:“这灯笼有什么说法么?我看家家户户都挂着。”
“哦,就是起一个保佑的作用啊。有灯笼在,山神大人就知道你们也是村子里的人了。”
赵大说道,他手脚麻利,挂好就噔噔噔地下来,拍了拍手,叮嘱道:“这次可不要把灯笼取下来了。一会儿把灯笼弄坏了,我还得去找。村子里的灯笼没多少,我好不容易找到个新的,昨夜连夜给挂上的呢。”
常乐抬起眼,看了眼那红灯笼。
风吹过,灯笼慢悠悠地摇晃着,和普通的灯笼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那尸体在赵大手中变幻,谁能想到它此前是什么呢?
而村子里挂的其他灯笼,又是什么呢?
“好了,我这就走了。”
赵大招呼了一声自己的小狗,小黄狗蹦蹦跳跳地跟在他的脚边,摇头晃脑的。
“赵大哥什么时候养了一只狗?”
常乐问。
赵大笑道:“客人贵人多忘事,我昨日就有狗啊。”
常乐的笑容一僵。
赵大又道:“明日再见。”
他说着,抬起眼睛,那眼睛里似乎带着什么意味深长的意思,流过常乐的面容。
常乐垂眸,她手的剑悄然无声地拉出半寸。
也就是此时,赵大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来:“那我就先走啦。莫要送莫要送。”
常乐站在门口,她的剑没有收回,还维持着那个随时拔剑的姿势,看着赵大走远。
初升的阳光落在赵大和小狗的身上,远处传来公鸡打鸣和狗叫声,风中似乎有啪啪啪的拍手声,落在常乐的耳畔。
这分明是温暖的一幕,但常乐的心头却升起了一丝阴冷。
“常道友,你站在这里做什么?赵大走了?”
身后传来了玄晖的声音。
常乐转身,玄晖和唐默一前一后地站在她的身后。
常乐慢慢收剑,听到玄晖的声音:“嗯?这个红灯笼,真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上面似乎有股死气。”
唐默也道。
常乐一顿,她看着唐默和玄晖,两人的表情没有什么吃惊和诧异,只有不喜。
“你们……不记得这灯笼是人的尸体了?”
玄晖一顿,立时朝常乐看过来:“你说什么?”
常乐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抬头:“看来我们得好好聊聊了。”
三人立时往大厅走去,正好听到萧皓天诧异的声音:“你们都不记得了?”
进了大厅一问,才发现除了萧皓天,其他人居然都忘记了此前看到尸体的那一幕,只记得灯笼落在了地上,于是他们拿了一块白布蒙上,被赵大看到,又帮忙将灯笼挂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