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春给师娘曾宪瑜打去电话,说起医院要搞集资建房,问她家里经营的那个建筑公司和建材公司有没有时间和能力接下这个项目。
曾宪瑜没有立刻应下,只说要先和公司负责人通个气,让他们定夺。
“建春啊,这个项目是你在负责吗?” 她多问了一句,想把情况摸得更清楚些。
“师娘,不是我负责,是另一位副院长在牵头。我们这也是在找合适的合作公司,您那边要是能接就接,实在不行也千万别勉强。” 田建春说得恳切。
曾宪瑜听了这话,心里便有了数。
这孩子哪是来求助的,分明是想给自家公司拉业务呢。
先前她还暗自盘算,哪怕赔钱也要帮这孩子把事办妥,此刻听明白是来拉业务的,反倒松了口气。
田建春又把自己办公室的电话留给师娘,方便后续负责人直接联系。
另一边,沈海涛已经找了建筑公司,托人设计了中医院新家属院的规划图,又细算了不同户型、不同楼栋的成本,把这些资料交到财务科后,会计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价调整。
四个人联系的建筑公司都根据规划图报了价,经过四次会议商议,最终选定了山城的这家建筑公司。
签合同那天,建筑公司还带了合作的建材供应商过来,把所有需要外购的建材都报了价。
沈海涛等人一番比较后,连建材供货商也定了山城这家。
等所有事都敲定,田建春便又一头扎进自己手头的工作里。
夏天转眼就到了,凤北县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雨水也格外多。
康复门诊的接诊量肉眼可见地降了下来。赵煦望着大厅里闲坐的医护和稀稀拉拉的患者,眉头拧成了疙瘩。
进入七月后,中医院整体的经营业绩比五六月份下滑得更厉害。
张佑安召集了各科室负责人开紧急会议。
田建春翻看着各科室的接诊数据,确实有些难看。
“天太热了,患者本来就少。” 有人在一旁低声议论。
张佑安的手指在会议桌上有节奏地轻叩着,桌面被叩出沉闷的回响,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他抬眼扫过一圈耷拉着脑袋的科室负责人,眉头拧成个川字:“光念叨天热没用,患者少了,工资奖金就得打折,谁愿意?赵煦,你康复科最冷清,先说说想法。”
赵煦猛地直起腰,额角沁出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进白大褂领口。
他慌忙翻开笔记本,纸页被指尖的汗濡出淡淡的水痕:“院长,我琢磨好几天了。夏天湿气重,老慢支、关节炎这些冬天犯的病,其实这会儿调理最见效。我想把‘冬病夏治’做起来,三伏贴、各种热灸、中药熏蒸等按照症状类别分别打包成套餐,提前半个月就去社区发传单。”
“具体怎么弄?” 田建春往前倾了倾身子,胳膊肘支在桌面上。
“三伏贴分三档,初伏用麻黄、细辛配姜汁,贴肺俞、膻中穴治咳喘;中伏加白术、茯苓,贴脾俞穴调脾胃;末伏掺肉桂、艾叶,贴肾俞、足三里对付风湿骨病。”
赵煦边说边用手指在自己背上比划,“再配中药熏蒸,艾叶、生姜、透骨草搁大铁锅里煮,蒸汽顺着管道进熏蒸床,患者躺上去浑身冒汗,比扎针舒服,以上面对不同人群,应该会有效果。”
“你再把你现有的项目,按照分类,能加入进去的,也加进去!然后再做细分分组,价格的话,也多分几档,会不会更有效果?”
儿科主任突然插话,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转得飞快:“这个很不错!我建议我们科,利用暑假,给孩子们免费查体质,然后一对一的提出调理方案。”
妇科汪锦禾:“既然这样,我们科室需要增加一到两名西医的妇科大夫,要是没有俩大夫,换成一个大夫一个助产士也可以。”
“汪主任,你们要做什么?”周逸群惊讶的看着对方。
“我前一段时间,跟科室的人说起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想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跟田助理也沟通了一下,我们都倾向于扩大妇产科的业务,把女性日常妇科体检、优生优育检查、不孕不育(女性)检查和治疗纳入到妇产科业务中来,另外,建议妇产科拆分一下,妇科和产科!请各位领导批复、各位同仁帮忙参考一下是不是可行?”
王瑞霖表示支持妇产科的调整规划。
检验科也跟进提出了问题,“要是妇科和产科拆分,业务增加,这样的话,化验室需要增加检验项目、人员上也需要增加,如果不增加的话,就得现有人员外出培训。”
周逸群:“现有人员外出培训可以,但是能调整出来培训人员吗?”
“要是把人请进来,现场培训是不是效益更高?”
田建春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把人请进来,现场培训当然更好,这样参加培训的人更多!我赞同!”
化验室主任很高兴。
张佑安,“妇产科的科室拆分问题,随后单独讨论,化验室的现场培训请人进来,这个可以通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