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殿内,暖香萦绕,鎏金兽炉中龙涎香缓缓升腾。安陵容半倚在金丝软榻上,目光温柔地看着榻前的双生子。长子永琛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眉目间已有几分英气;次子永瑞则穿着淡青色长衫,安静地捧着书卷,透着一股文雅之气。皇后倒台、自己晋封皇贵妃后,安陵容深知,是时候将全部心力投入到培养儿子们身上,为他们登上皇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琛儿、瑞儿,今日的课业可都完成了?” 安陵容轻声问道。
永琛连忙放下手中的玩具,跑到母亲身边,仰着小脸说道:“回母妃,儿臣今日不仅背熟了《论语》中的篇章,还跟着太傅学习了骑射,太傅夸儿臣学得快呢!”
永瑞也放下书卷,走上前来,温声说道:“母妃,儿臣读完了一本史书,还写了一篇读书心得,请母妃过目。” 说着,将手中的纸张递给安陵容。
安陵容接过纸张,仔细阅读起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琛儿勇敢聪慧,瑞儿勤勉好学,都是母妃的好儿子。不过,你们要记住,在这宫中,只有不断努力,变得更加优秀,才能保护好自己,将来才能有能力守护这江山社稷。”
为了让儿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安陵容特意请来当世大儒张修文教导他们诗书礼仪。张修文学问渊博,为人严谨,对永琛和永瑞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每日天还未亮,两个孩子便要起床读书,背诵诗词、研读史书,一直到深夜才休息。
一日,永琛因贪玩,没有完成张修文布置的作业。张修文大怒,当着安陵容的面,狠狠斥责了永琛一番:“皇嗣乃国之根本,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若如此懈怠,将来如何担当大任?”
永琛被训得满脸通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安陵容看着心疼,却并未上前护着儿子,而是严肃地说道:“张太傅说得对,你身为皇子,自当严于律己。今日之事,是你不对,还不快快向太傅认错,保证以后不再犯?”
永琛抽泣着向张修文行礼:“太傅,儿臣知错了,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再贪玩,请太傅原谅儿臣。”
张修文这才面色稍缓:“知错能改,便是好孩子。希望你能牢记今日的教训。”
在武艺方面,安陵容则请来了大内高手李长风教导儿子们。李长风武艺高强,精通十八般兵器,尤其擅长剑术。他对永琛和永瑞的训练十分严苛,从基础的站桩、扎马步,到复杂的剑术招式,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做到完美。
永瑞自幼体弱,在训练中常常力不从心。有一次,他在练习剑术时,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擦破了皮,鲜血直流。安陵容心疼不已,想要让他休息几日,可永瑞却咬着牙说道:“母妃,儿臣没事。身为皇子,怎能如此娇气?儿臣一定要坚持下去,学好武艺,将来保护母妃,保护皇上!”
安陵容听了,心中既欣慰又心疼,她抱住永瑞,轻声说道:“好,母妃支持你。但你也要注意身体,若有不适,一定要告诉母妃。”
除了学识和武艺,安陵容还注重培养儿子们的权谋之术。她时常将儿子们叫到身边,给他们讲述后宫和前朝的故事,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教导他们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如何与人周旋。
“琛儿、瑞儿,你们要记住,这宫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处处都有陷阱,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安陵容神色凝重地说道,“就像母妃与甄嬛之间的争斗,她表面上对你母妃客客气气,可背地里却想尽办法陷害我们。所以,你们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分辨人心,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
永琛和永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安陵容知道,这些道理对于年幼的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或许有些困难,但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明白。
然而,安陵容对儿子们的培养并非一帆风顺。甄嬛得知她的计划后,便开始暗中使坏,试图破坏她的努力。她先是买通了张修文身边的书童,让书童在永琛和永瑞的书中夹一些淫秽低俗的内容,企图以此来败坏他们的名声。
幸好安陵容的眼线及时发现了此事,她立刻命人将书童抓起来审问。在严刑拷打下,书童如实招供了甄嬛的阴谋。安陵容怒不可遏,但她并未声张,而是将那些书籍悄悄处理掉,同时加强了对儿子们身边人的监管。
接着,甄嬛又在李长风的饮食中下药,导致他在教导永琛和永瑞剑术时,突然体力不支,险些伤到永琛。安陵容得知后,请来卫临为李长风诊治,并让他暗中调查此事。很快,真相大白,又是甄嬛在背后捣鬼。
安陵容心中杀意顿起,但她深知,此时还不是与甄嬛彻底撕破脸的时候。她一方面让卫临为李长风调理身体,另一方面,开始更加谨慎地安排儿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以防甄嬛再次下手。
为了让儿子们开阔眼界,安陵容还经常带着他们参加各种宫廷宴会和活动。在宴会上,她让儿子们与朝中大臣的子弟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脉关系。同时,她也会让儿子们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赢得皇上和大臣们的赞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