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整段河道的水流竟逆势倒卷!裸露的河床上赫然露出半截青铜锁链,链环上刻满与帝台之棋孔洞相同的星象图。阿风刚要触碰,锁链突然剧烈震颤,远处深潭炸开丈高水花,一道青影如电光般掠过水面——那分明是段布满逆鳞的蛟尾,尾鳍上还贯穿着半支玄铁箭,箭羽的制式与白狰爪上那支如出一辙。
风影在岸上惊恐嘶鸣,阿风怀中的金沙地图突然浮空自燃。火焰中浮现出姜翁的虚影,老人双手结着古怪的法印,唇间吐出四个字:"九鼎重光"。与此同时,休与山方向传来闷雷般的震动,惊起群山中无数飞鸟,鸟群在苍穹下组成一幅巨大的星图——正是当夜帝台之棋投射在天幕的图案!
**第八章:禹迹迷踪**
阿风沿着倒流的河水溯源而上,发现河床底部每隔百步便嵌着一块刻有星纹的青石板。这些石板排列成北斗之形,指向远处一座被雷劈过的古槐。当他拨开树根处丛生的鬼针草时,露出半截残碑,碑文记载着大禹治水时"铸铁牛镇蛟"的往事——而那铁牛的眼窝里,赫然填着两枚与帝台之棋材质相同的七彩石。
正午阳光穿过槐树焦黑的枝桠,在碑面投下蛛网般的光斑。阿风忽然发现,那些光斑竟与白狰伤口残留的毒痕完全吻合。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夙条汁液滴在碑文上,被汁液浸染的文字突然浮凸变形,化作一幅水脉图:图中九条暗河交汇处标着血红的祭器符号,旁边小字注明"周穆王八年,投鼎于此"。
**第九章:玄箭溯源**
当夜借宿渔村,老村长见到阿风包袱里那支从白狰爪上取下的玄铁箭镞,枯瘦的手指突然剧烈颤抖:"这是镇龙军的穿蛟箭!"他翻出族谱记载,前朝曾有一支秘密军队专职"巡狩山川异动",其箭矢均用陨铁打造,箭翎染成靛蓝——恰与阿风在休与山石洞壁画中看到的持弓人装束一致。
更惊人的是,老村长幼时曾见洪水冲出一具身着鱼鳞甲的尸骸,其胸口插着的正是这种箭。尸体腰间铜牌刻着"锁蛟校尉"四字,牌背的星图与阿风在姜翁石洞所见分毫不差。
**第十章:九鼎重光**
阿风循着五色绳结残留的祝余草香气追踪至破晓,在芦苇荡深处发现一艘覆满青苔的沉船。舱内散落着锈蚀的青铜罗盘,指针全部指向休与山方向。当他拾起半块刻有夔龙纹的鼎耳时,怀中的帝台之棋突然发出编钟般的清鸣——鼎耳内侧的铭文在晨光中显现:"穆王征西,留鼎镇海眼"。
突然,整艘沉船开始剧烈摇晃。阿风踉跄间撞开暗舱,里面竟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具身着鱼鳞甲的骸骨!每具骸骨心口都钉着玄铁箭,箭尾系着写满咒文的素绢。最年轻的骸骨手中紧握半卷竹简,简上记载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开元十三年,锁蛟链断,吞三校尉,余众以血祭鼎......"
**第十一章:血链回声**
正午时分,阿风带着鼎耳返回落龙滩。河水突然沸腾如煮,沙棠籽在他口中化作一股辛辣的暖流。当他将鼎耳贴近水中青铜链时,整条河流瞬间静止——水底浮现出九尊巨鼎的虚影,鼎身缠绕的锁链上挂满铃铛,每个铃铛里都封着一滴暗红的血珠。
对岸岩壁传来岩石崩裂声,那道曾被蛟尾拍击过的裂缝中渗出蓝莹莹的液体。风影突然人立而起,前蹄在沙地上刨出个奇怪的符号:正是姜翁在石洞地面刻过的祭祀标记!阿风猛然醒悟,取出夙条汁液洒向河面,九鼎虚影立刻投射出星空倒影——北斗第七星"摇光"的位置,赫然对应着休与山巅的某处。
**第十二章:摇光现世**
阿风攀上休与山北坡的绝壁时,发现岩缝中渗出带着铁锈味的雾气。当他用帝台之棋叩击石壁,整片山体竟发出空腔般的回响——岩层剥落后露出人工开凿的阶梯,每一级台阶都镶嵌着会随脚步变色的萤石。阶梯尽头是扇刻满雷纹的青铜门,门环上悬挂的青铜铃铛,与河底锁链上的血铃形制完全相同。
门缝渗出的寒气在地面凝成霜花,组成《休与山志》缺失的那页图谱。阿风突然认出,这正是师父失踪前夜在油灯下临摹的图案!当他用沙棠籽在霜花上描摹缺失的星轨时,怀中药囊突然破裂,文茎果实的蜂窝孔洞中飘出金粉,在青铜门表面拼出周穆王东巡时的祭天文。
**第十三章:龙吟彻天**
推开青铜门的瞬间,阿风听到来自地心的沉闷心跳声。巨大洞窟中央矗立着九根盘龙柱,柱间铁索悬挂的青铜鼎正在缓慢旋转。鼎内沸腾的液体中沉浮着玉石残片,每片都刻着山海异兽的图案。白狰不知何时出现在洞窟高处,它的独角发出月光般的清辉,照亮了鼎身上"禹铸九鼎,以镇九州"的铭文。
突然,所有盘龙柱的眼睛同时亮起红光。阿风腰间那支玄铁箭镞自动飞向主鼎,在鼎沿撞出耀眼的火花。鼎中液体骤然化作血雾,在空中凝成半部竹简——正是沉船骸骨手中缺失的下卷!竹简记载的秘辛令人窒息:"穆王非猎白狰,实为封镇鼎中逃出的......"
喜欢山海经中山的故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山海经中山的故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