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晨曦,带着凛冽清寒。马拉内罗小镇仍笼罩薄雾。林逸风站在法拉利总部衣帽间,指尖拂过胸前跃马徽章。崭新红色队服映得他略显苍白的脸有了血色。空气中,高级机油、轮胎橡胶与炽热梦想混杂的气味,让赛场人格“冰人Ethan”那颗心泛起一丝涟漪。
“准备好了吗,Ethan?”毛里齐奥·阿德里巴贝内大嗓门在门口响。他身后,技术总监马蒂亚·比诺托,严谨沉静。林逸风转身,点头。两位高层眼中,审视与期许交织。
踏入法拉利车库,脚步微顿。这里比索伯大了数倍,灯火通明,一尘不染。墙上,历代冠军与赛车照片无声诉说辉煌。
“今天,为你准备一份小礼物。”比诺托脸上公式化微笑,指向中央覆盖红色车衣的赛车。
罗伯托·奇亚帕,林逸风的新任比赛工程师,一位典型的意大利人,热情洋溢地走上前,一把揭开车衣。
SF15-T,2015年的法拉利赛车。线条流畅,极具攻击性。
“SF15-T,”奇亚帕拍前翼,“虽然是两年前的旧款,但它是涡轮时代初期法拉利重回巅峰的希望。我们想看看,你对它的适应性如何。”
林逸风目光停驻。视线中,熟悉身影浮现,带着赞许低语耳畔响起:“感受它,小子。涡轮时代初期的猛兽,扭矩输出狂暴,但对你来说,应该不成问题。记住,法拉利的赛车,是有灵魂的。”
林逸风心定,迈步走向驾驶舱。滑入狭小空间,系好安全带,双手握方向盘。
“无线电检查,Ethan。”奇亚帕声音从耳机传来。
“清晰。”林逸风声音冷静。闭眼,食指在方向盘跃马队徽轻敲三下。
“赛道开放!”
指令下,引擎低沉咆哮转为高亢轰鸣,唤醒史前巨兽,车库震颤。
林逸风驾驶SF15-T,缓缓驶出P房,驶向法拉利私家测试赛道——菲奥拉诺。赛道不长,三公里,弯角多变,极富挑战。
第一圈,适应性驾驶。感受SF15-T与索伯截然不同的动力和底盘。法拉利引擎顺滑,动力厚重,出弯牵引力天壤之别。
第二圈,开始尝试略微提升速度,探索赛车极限。
第三圈,以一个漂亮的姿态高速通过最后一个弯角,冲过主看台。无线电传出兴奋腔调:“罗伯托,这车…太好开了!”
跟它比,索伯那点容错率就是拖拉机!
维修区,奇亚帕和比诺托看着遥测数据,惊讶。三圈,林逸风适应SF15-T的速度,快得离谱。
“Ethan,三号弯出弯需要早给油,控制好打滑。五号弯,刹车晚点,相信下压力。”舒马赫指引在脑海中回响,清晰精准。
大脑中,“赛道记忆宫殿”启动。菲奥拉诺赛道细节,刹车点,弯心,如3D模型呈现。舒马赫提示与数据融合,迅速转化为肌肉记忆。
接下来几圈,林逸风沉浸在驾驶的乐趣中。SF15-T在他手中活了过来,转向、油门刹车配合,行云流水。圈速不断刷新。
1分01秒253! 1分00秒877! 1分00秒512!
屏幕跳出“59秒988”。奇亚帕和比诺托交换难以置信眼神。这成绩,接近去年莱科宁SF14-T非官方最快圈速。
阿德里巴贝内站监控屏后,紧绷嘴角扬起无法察觉弧度。这个华夏小子,比预期还要有料。
菲奥拉诺的测试在令人振奋的氛围中结束。林逸风展现出的惊人适应力和速度,让法拉利团队对他刮目相看。
几天后,车队转战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赛道,进行更全面的旧车测试。林逸风负责上午,尽可能收集数据,冲击更快单圈。下午,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将接手SF15-T。
加泰罗尼亚,是F1冬季测试最熟悉场地。弯角直道要求都非常严苛,尤其第三计时段,相当考验空力效率。
驶上赛道,“计算器”模式全开。海量数据流过大脑,与记忆宫殿信息比对。
“小心九号弯高速G值,考验你的颈椎力量,更考验赛车稳定性。”舒马赫告诫凝重,“十二号弯下压力变化,注意空力套件在高速下的稳定性,小心它的极限。”
林逸风记下。感觉SF15-T高速弯动态不如索伯后期版本稳定,车尾有些活跃。凭借精准控制和数据分析,他将赛车控制在极限边缘。
时间流逝,圈速稳步提升。尝试不同刹车点、线路,榨取SF15-T潜力。上午测试将结束,跑最后一个飞驰圈。前两段成绩理想,有望惊艳单圈。
进入最后一个计时段,注意力高度集中。14-15号连续减速弯,是加泰罗尼亚赛道超车的关键点之一,也是极易发生失误的地方。
“就是这里,再晚一点刹车,压上路肩,可以争取零点一秒!”林逸风的“热血”因子在这一刻悄然抬头,他要挑战一个更极限的刹车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