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抬头,浑浊的老眼射出锐利的光,直指问题的核心,也直指那空悬的摄政王之位:“摄政王殷照临,身负陛下重托,总理天下钱粮漕运,却致此塌天大祸!此乃其一!其二,大祸临头,其身为宰辅,竟缠绵病榻,不能视事,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置嗷嗷待哺之黎民于倒悬!此等无能、失职、不堪其位之辈,岂能再居摄政王尊位,执掌国之命脉?!”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苍老的声音带着泣血的控诉,响彻大殿:“老臣,泣血顿首上奏——为安社稷、抚黎民、顺天应人!请陛下明断,即刻罢黜摄政王殷照临,收回其权柄,另择贤能,主持大局,以谢天下苍生,以定我大靖江山!”
“臣附议!罢黜摄政王,以谢天下!” 靖北王留在京中的心腹武将立刻高声呼应,声若洪钟。
“请陛下顺应民心,罢黜殷照临!” 张珩的余党紧随其后,声音阴柔却极具穿透力。
“罢黜殷照临!另择贤能!” 更多被煽动或本就心怀叵测的官员纷纷出列,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浪潮。
一道道请求罢黜的奏本被内侍高举着呈上御阶,如同冰冷的、淬毒的箭矢,密密麻麻地射向龙椅之上的年轻帝王,更穿越了重重宫墙,射向偏殿暖榻上那个依旧昏迷不醒、气息微弱的身影。罢黜之声,甚嚣尘上!它们与宫墙外流民愤怒的呐喊隐隐呼应、共振,形成一股庞大无比、挟裹着“民意”与“天理”的恐怖浪潮,誓要将摄政王殷照临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东方宸端坐于冰冷的龙椅之上,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一尊沉默的金刚。宽大袖袍下的手死死攥着龙椅冰凉的鎏金扶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骇人的青白色,骨节发出细微的咯咯声响。他俊朗的面容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深邃的眼窝里,是深不见底的幽潭。他看着阶下那些或“义愤填膺”、或“忧国忧民”、或毫不掩饰幸灾乐祸与贪婪的形形色色的面孔,耳边是宫墙外隐隐传来的、如同背景音般持续不断的愤怒喧嚣。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吸了一口气,那冰冷的空气仿佛带着铁锈的味道,刺痛了他的肺腑。
殿内的喧嚣在他冰冷的目光扫视下,不由自主地低了几分。
“民心如火?” 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却像一把无形的重锤,清晰地压过了殿内所有的嘈杂,每一个字都如同冰珠砸落在金砖地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回响,“好一个民心如火!朕,也看见了那火!那火,烧的是我大靖的根基!烤的是朕的子民的骨血!”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缓缓扫过庆阳王那张“沉痛”的脸,扫过那些附议的臣子,声音陡然转厉,带着洞穿一切的森然:
“朕更看见,有人在这熊熊烈火上,拼命地浇油!有人借着这‘民意’的东风,想烧死朕的股肱之臣!想烧毁朕的朝纲!”
他微微前倾身体,无形的帝王威压如同山岳般笼罩整个大殿:
“摄政王是病着!但大靖的天,还没塌!查清死士来源,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职责!赈济灾民、安置流民、疏通漕运,自有户部、工部、漕运衙门按国法朝纲去办!朕坐在这里,就是要看着这些衙门,给朕把事情办妥!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最终牢牢钉在脸色微变的庆阳王脸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刺骨的弧度,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至于罢黜?皇叔祖……” 那声称呼,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您口口声声为了社稷黎民,此刻朝野内外,人心惶惶,灾情如火,正是需要上下同心、共克时艰之际!您不思献策解困,不思安抚人心,却在这金殿之上,带头掀起罢黜重臣、动摇国本之议?”
东方宸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您,是嫌朕的朝堂,还不够乱吗?!是嫌这把火,烧得还不够旺吗?!”
“……” 整个金銮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方才还汹涌澎湃的罢黜声浪,被这凌厉如刀、直指用心的质问,硬生生地斩断、冻结!庆阳王老脸涨红,嘴唇哆嗦着,握着拐杖的手青筋暴起,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那些附议的官员,更是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龙椅上那道冰寒刺骨的目光。
罢黜的声浪被暂时压了下去。但殿内弥漫的那股暗流,却更加汹涌,更加冰冷,如同潜伏在冰层下的毒蛇,等待着下一次致命的机会。宫墙外的喧嚣,依旧隐隐传来,提醒着所有人,危机远未解除。
喜欢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