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岸,战火初歇。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硝烟味,与泥土的腥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息。
河面上,漂浮着无数残破的旌旗、断裂的兵器,以及……金兵那来不及打捞的尸体。
整个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修罗场,无声地诉说着昨夜那场战斗的惨烈。
周邦彦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哨塔之上,手持千里镜,默默地注视着对岸。
金军已经退了。
在经历了粮草被焚、主将被射杀、大营被淹没这一连串毁灭性的打击后,完颜宗翰终于承受不住,带着残部,狼狈不堪地向后撤退了数十里。
这场被命名为“清丰渡之战”的惨烈战役,以宋军的完胜,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周邦彦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
他的眉头,依旧紧锁。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完颜宗翰虽然元气大伤,但其主力尚在。更可怕的是,金国的西路军统帅,那个比完颜宗翰更加阴险、更加难缠的完颜宗望,随时可能率领更精锐的部队,从侧翼包抄而来。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少帅!”雷横大步走上哨塔,他的铠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但脸上,却洋溢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
“大捷!少帅!这可真是天大的捷报啊!”他将一份刚刚统计出来的战报,递到周邦彦面前。
“此役,我军以极小的伤亡,歼敌三万余人,焚其粮草辎重无数,更射杀了包括金军万夫长在内的各级将领百余员!完颜宗翰的主力,至少在半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
周邦彦接过战报,只是平静地扫了一眼,便将其放到了一旁。
他淡淡地说道:“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加固防线。另外,立刻派人,将捷报送往京城。”
“是!”雷横应道,随即又有些迟疑地问,“少帅,那……我们接下来……”
“等。”周邦彦只说了一个字。
“等?”雷横一愣。
“对,等。”周邦彦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片被战争蹂躏过的土地,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悲悯。
“等京城的消息,也等这片土地,重新恢复生机。”
……
三日后,汴京。
一骑快马,高举着代表“大捷”的红旗,从南门飞驰而入。
“捷报!捷报!黄河大捷!”
“周将军清丰渡大破金军!歼敌三万!金狗退了!”
那嘶声力竭的呐喊,如同春日里第一声惊雷,瞬间划破了笼罩在京城上空数日的阴霾!
整个汴京城,在经历了一瞬间的死寂之后,瞬间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赢了?我们赢了?”
“周将军万岁!大宋万岁!”
无数的百姓,从家中,从商铺,从茶坊酒肆里涌上街头,他们相拥而泣,他们放声高歌,尽情地宣泄着心中的狂喜与激动。
压抑了太久的恐慌与绝望,在这一刻,被彻底释放!
当夜幕降临。
不知是谁,第一个在汴河之上,点燃了一盏莲花灯。
那小小的、温暖的烛光,在漆黑的河面上,显得如此的明亮。
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第一百盏,第一千盏……
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地来到汴河两岸,将他们亲手制作的莲花灯,放入水中。
他们是在为前线的将士祈福。
他们是在为那个拯救了这座城市的英雄,点亮回家的路。
数万盏莲花灯,汇聚在一起,将整条汴河,都变成了一条流淌着光与热的、璀璨的星河。
樊楼之上。
李师师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幅壮丽而又感人的景象,她的眼眶,不知不觉间,已经湿润。
她知道,他做到了。
他用他的肩膀,为这座城市,为这百万生民,扛起了一片天。
就在这时,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她的身后。
是当朝天子,赵佶。
他没有穿那身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袍,只是着了一身素雅的便服,身边,也只跟了陈恭一个内侍。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欣慰,有感慨,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与悔恨。
“很美,不是吗?”赵佶看着那满河的莲灯,轻声说道。
李师师没有回头,也没有行礼,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是民心之美。”
赵佶苦笑一声:“是啊,是民心。是朕,愧对这片民心。”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前线传来消息,河北各路义民,听闻周邦彦大捷,无不欢欣鼓舞。他们自发捐粮三万石,输送往清丰渡大营,以助军需。这在史书上,都未曾有过。”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朕……朕以前总以为,用花石纲堆砌出的人间仙境,便是盛世。可笑啊……朕穷尽天下之力,造出的艮岳,竟比不上眼前这片百姓自发点亮的莲灯。”他伸出手,仿佛想抓住一盏灯火,却只捞起一片冰冷的空气,“原来,朕的盛世,是死的。而他们的,才是活的。”
李师师依旧没有说话。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片光海,心中默念着一个人的名字。
周邦彦。
你看到了吗?
这,就是你守护的一切。
喜欢公子,请喝茶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公子,请喝茶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