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搭建的简易棚屋投下斜长的影子,理萌和静怡靠坐在屋旁一堆干燥的草垛上,暂时卸下了一天的疲惫。远处,枫丹难民临时安置区的灯火星星点点,与核心区更密集的光晕连成一片安稳的底色。
“磐键的能量波动,现在平稳得让人心头发烫。”理萌仰头望着尘歌壶结界壁那温润的、均匀流淌的光华,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压在心头许久的一块巨石,“不用再担心下一秒结界就裂开,睡觉都踏实多了。”
静怡抱着膝盖,下巴搁在手臂上,望着试验田里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白光的棉花茬,轻声应和:“是啊…而且,看到大家捧着棉花的样子…那种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希望,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她想起白日里妇女们眼中闪烁的光彩,孩子们纯真的笑声,还有芙宁娜那戏剧化的惊叹,嘴角也不由得带上笑意。
理萌的目光转向那片枫丹人暂居的灯火,眼神变得专注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画着:“娜维娅带来的那些零件…精度非常高。特别是那些微型轴承和压力阀,如果能用在改良我们的滴灌系统上,水流控制能精准十倍不止,水源浪费能降到最低。”他顿了顿,想起白天那几个研究员,“他们好像对我们的风力提水装置很感兴趣,围着看了很久,还低声讨论着什么‘流体力学优化’…枫丹的机械科技,说不定真能跟我们的土法上马碰出点新火花。”
“枫丹的书籍…”静怡的声音带着一丝向往的轻颤,“尤其是那些法典、艺术史和建筑手札…对我们理解枫丹的社会结构、美学理念,甚至他们早期对元素力与机械融合的探索都太宝贵了。修复古籍时,也能多一份详实的参照。”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在月光下反射着微光,“还有芙宁娜女士…虽然…嗯,风格独特,但她那种感染力,那种将一切视为舞台的戏剧感,或许…可以成为临时学堂里,吸引孩子们了解枫丹文化的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她想到芙宁娜举着棉花团的样子,觉得这个主意似乎可行。
夜风带着泥土和新生植物的清新气息拂过,吹动静怡颊边的碎发。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一种共同经历风雨、为同一目标奋斗后的默契在静静流淌。这份默契,比月色更温柔,比灯火更暖人。疲惫是真切的,但心底涌动的希望和规划未来的踏实感,让这份疲惫也变得甘甜。
远处传来几声满足的鼾声和零星的、压低的交谈声,汇成尘歌壶这个小小世界里,安稳的夜曲。
喜欢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