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鼻的焦糊味像一张黏腻的网,笼罩着D2安置区的角落。几顶帐篷只剩下焦黑的骨架和冒着缕缕青烟的残骸,如同大地丑陋的疮疤。千岩军士兵动作麻利,铁锹翻飞,扬起的沙土压灭了最后几簇倔强的火星,扬起一片灰蒙蒙的尘土。空气灼热而呛人。
一位头发散乱的妇人跪在焦土边,怀里紧紧抱着一团分辨不出颜色的烧焦织物,肩膀无声地剧烈耸动。几步开外,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蹲在地上,脏兮兮的小手里捏着一个半融化的玩具木偶,木偶焦黑的脸庞扭曲变形,男孩只是呆呆地看着,大眼睛里空荡荡的。
“查清楚了?”刻晴清冷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压抑的死寂。她一身利落的劲装,紫色长发束在脑后,雷元素神之眼在腰间微微闪烁,眉头紧锁地审视着现场。她身后跟着几名同样面色凝重的千岩军军官。
“是,刻晴大人。”一名小队长迅速汇报,“初步判断是取暖用的炭盆翻倒,火星溅到了干燥的篷布上。火势起得快,万幸发现得早,巡逻队及时赶到控制,只烧了这三顶相邻的帐篷。人员都安全撤出来了。”
刻晴的目光扫过那片狼藉,最后落在那对母子身上,眼神锐利如刀,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万幸…但这‘万幸’还能有几次?帐篷,终究是纸糊的屏障。”
紧急召开的七星委员会会议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气压。
“D2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刻晴站在长桌前,指尖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这次是侥幸。下一次呢?帐篷的脆弱性,防火玉米胶的时效性退化问题,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我们不能再把数十万人的安全,寄托在运气和临时措施上!”
她环视众人,声音斩钉截铁:“第一,各安置点立刻增设消防沙桶、泡沫灭火器,覆盖密度翻倍!第二,成立专门的安全巡查小组,由千岩军和安置区代表组成,每日轮值,重点排查火患、检查消防设备!第三,”她顿了顿,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萍姥姥,“姥姥之前的长远提议,我认为,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萍姥姥缓缓点头,慈祥的面容带着洞悉世事的睿智:“老身并非危言耸听。此壶虽为方舟,然终非长久漂泊之所。人心思定,亦需砖石为基。临时居所,终究难抵岁月风霜,更遑论意外之灾。砖石之屋,方能安魂定魄,予人长久之望。”
甘雨立刻翻开厚重的卷宗,羊角辫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刻晴大人的前两点应急措施,我立刻协调资源落实。关于砖屋建设…”她修长的手指划过一页页数据,“长期来看,萍姥姥所言极是。但需规划周全。除了硬件建设,民众的防火意识提升刻不容缓。我已草拟防火宣传册要点,包括安全用火、紧急逃生、初期灭火方法,可组织静怡老师及其学生志愿者在各区宣讲。”
“同意。”刻晴颔首,随即看向一旁静候的枫丹设计师吉马德,“吉马德先生,你之前提过的‘尘歌壶标准安居方案’,现在,请详细阐述。”
吉马德推了推金丝眼镜,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他展开一卷精心绘制的图纸,铺在长桌中央。图纸线条清晰,标注严谨,描绘着一种简洁方正的四层建筑。
“各位请看。”吉马德的声音带着枫丹人特有的抑扬顿挫,“基于贵方资源现状与紧迫需求,我提议采用改良的‘尘歌壶K-7型’模块化住宅。核心优势在于坚固、实用、可快速复制。”
他指着图纸详细说明:“外墙及核心承重墙,采用本地黏土烧制的实心砖,确保结构稳固,耐火耐候。内部非承重隔墙,采用预制石膏混凝土板,大幅提高建造速度。楼板,”他点了点天花板部分,“使用预制空心钢筋混凝土板,既减轻自重,降低成本,又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实测远优于常见的实心板。”
“每户单元,”吉马德的手指划过平面图,“标配独立储藏室,满足收纳需求;配备生活阳台,可晾晒衣物,未来亦可种植小型作物花卉,提升居住品质。屋顶采用多坡硬顶设计,铺设轻质石板和金属板,反射光照,有效防止顶层过热,使用寿命预估远超临时建筑数倍。整体结构方正,无冗余转角,便于快速施工和未来可能的加建、改造。”
一直凝神细听的理萌忽然开口,手指点向图纸上的墙体剖面:“吉马德先生的设计思路非常务实。我有个小建议,能否在部分承重墙内部预埋导线槽?”他看向刻晴和甘雨,“既然‘雷元素-电能转换器’网络二期工程已经完成,未来电力入户是必然趋势。提前预留好通道,能避免日后大规模破墙开槽的麻烦和浪费,成本增加微乎其微。”
吉马德眼睛一亮:“预留管线通道!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建议,理萌先生。我会立刻修改图纸,加入标准化的预埋槽设计。”
甘雨这时才将一份详细的资源消耗清单推到众人面前,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方案很完善。但资源消耗…不容乐观。铁矿、白铁矿用量,占我们本季度矿产配额的15%。尤其是高品质铁矿,用于钢筋和预制板构件。”她指尖划过那个醒目的数字,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疼,“这是壶内未知区采矿队用命换回来的储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