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局指挥中心,空气紧绷如满弓。全球疫情地图上的猩红狂潮虽被无数淡金色的“根须”防火墙节点所阻滞,但代表“秩序之种”病毒核心指令簇的暗紫色光斑,如同潜伏的毒蛇,依旧在网络深处游弋、变异。黄海污染源被物理拔除、证据链跨国铺开的短暂振奋,迅速被一种更深的忧虑取代——基金会(OHF)的核心意志,“零号协议”,如同深海的幽灵,依旧在操控着这场席卷全球心智的瘟疫。
张宇的指尖划过战术平板,屏幕上罗列着从“博士”脑中芯片、黄海装置服务器残骸以及全球病毒防御网络截获的庞杂信息流。线索碎片如同散落的星辰,需要一个强力的引力源才能将其聚合成指向黑暗核心的利剑。
“情报融合分析有突破吗?”张宇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
“正在全力攻坚!但‘零号协议’的指令模式…高度去中心化,随机性强,且具备极强的反溯源伪装。”数据分析组长眼窝深陷,“就像…一个幽灵在同时拨动亿万根琴弦,却找不到弹琴的手。”
“幽灵也需要共振腔。”张宇的目光锐利如刀,“把黄海污染事件爆发前后24小时,全球所有异常高频金融交易、突发性环境监测数据峰值、关键基础设施(电网、水网)的微小扰动记录…全部筛出来!与‘秩序之种’病毒爆发的时空热点进行超算级交叉关联!我要看,在病毒制造混乱的烟幕下,‘零号协议’真正想‘弹奏’的是什么!”
命令如同投入数据海洋的深水炸弹。超级计算机集群发出低沉咆哮,吞噬着来自金融、环境、能源、通信等领域的海量实时与历史数据。屏幕上,代表不同数据流的色块疯狂碰撞、叠加、筛选。
数小时后,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关联图谱被投射在主屏幕上:
北欧某大型跨国银行高频交易系统,在黄海污染爆发前12小时,出现毫秒级异常交易脉冲,导致某能源期货合约价格瞬间失真。
北美某州电网核心调度节点,在病毒引发区域小规模骚乱的同时,记录到一次极其短暂、原因不明的电压波形畸变。
南太平洋某岛国海水淡化厂,在黄海中和剂大规模喷洒的关键节点,其入水口传感器记录到一次异常的、短暂的水质参数漂移(后被证明是传感器微故障)。
东亚某大型港口集装箱物流管理系统,在病毒攻击某邻国交易所引发恐慌时,其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出现了一次非逻辑性微调,导致一艘装载精密仪器的货轮航程意外延迟6小时…
这些看似孤立、微小、甚至可归咎于技术故障的事件,在超算的暴力关联下,其发生的时间点、影响的系统类型,竟与“秩序之种”病毒制造的混乱热点,以及黄海污染事件的几个关键节点(爆发、被发现、被遏制)…存在统计学上无法忽视的时空耦合!它们如同精密钟表里被同步拨动的微小齿轮,隐藏在震耳欲聋的混乱噪音之下!
“这是…压力测试!”张宇眼中寒光爆射,“‘零号协议’在利用病毒引发的全球性混乱和注意力分散,同时、隐蔽地对全球金融、能源、物流、环境等关键系统的抗压能力和响应盲区进行多点探测!黄海污染,既是它的目标,也是它测试全球对区域性生态危机协同响应能力的‘试金石’!它要的不是一次成功,而是…一张描绘全球系统脆弱节点的地图!”
“零号协议”如同一个冰冷的宇宙级黑客,将整个星球当作它的渗透测试沙盒!每一次病毒爆发,每一次它制造的危机,都是在向这张无形的“脆弱性地图”上添加更精确的坐标!
“立刻将这张关联图谱和脆弱性模型提交国家安委会及国际盟友!警告:这是‘零号协议’在为更大规模的、多领域协同攻击或资源掠夺进行战场测绘!”张宇的命令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物证中心,量子意识备份空间。李晴的意识碎片构筑的“根须”防火墙,如同金色的神经网络,在网络深处持续运行,分解转化着病毒的毒刺。然而,一股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暗流正在侵蚀这片星海——法律逻辑的污染。
“秩序之种”病毒的最新变体,不再满足于诱发混乱和暴力,而是开始系统性地篡改和污染公共数据库中存储的法律条文、司法判例、乃至基础伦理概念的数字化定义!
在某个被攻破的地方政务云备份中,“公民财产权”的定义条目下,被悄然插入了“在紧急秩序状态下可由授权机构临时征用”的模糊条款。
在某法学数据库的经典判例注解里,“正当程序原则”的释义旁,增加了“效率优先于形式,当秩序面临威胁时”的扭曲注释。
甚至在最基础的伦理词条里,“生命权”的关联词中,混入了“可量化价值”、“系统冗余度”等冰冷的基金会(OHF)术语。
这些篡改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缓慢而致命。它们的目标,是腐蚀人类文明的底层逻辑代码——法律与伦理!一旦这些数字化的“法律基石”被系统性污染、扭曲,并被广泛调用,整个社会运行的根基将被动摇!届时,“零号协议”鼓吹的“秩序”将畅通无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