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灰黑色方尖碑的光滑表面,在穹顶柔和的漫射光下,呈现出一种深海般的静谧。碑座之上,那九枚蚀刻的身份芯片轮廓不再是被动闪烁的数据节点,而是如同沉入水底的星辰,散发着恒定、内敛的微光。尘光密钥的监测界面一片宁静,量子场中纠缠不休的“残响算力场”已被净化,归于沉寂。终结的尘埃,终于落定。
林建奇站在碑前,右臂抑制服下那源自林奉超基因印记的冰寒刺痛感,如同退潮般悄然消散,只留下深沉的疲惫和一种近乎虚无的轻松。他无需再与体内的污染幽灵搏斗。这座碑,连同碑内凝固的九颗“星辰”,成了那段血色算力场最后的、沉重的句点。
上海军总医院,高等生化隔离病房。
病房内壁光洁如新,曾经如同活物般蔓延的紫色能量纹路消失无踪,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洁净气息,以及窗外透进来的、带着初春暖意的阳光。
梁露坐在轮椅上,被护士推到窗边。她依旧苍白消瘦,但那双曾失去神采的眼睛,此刻正专注地凝视着窗外枝头跳跃的麻雀。阳光落在她脸上,映出细微的绒毛。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搭在轮椅扶手上。
郑雅萍站在病房门口,手中相位镊的尖端黯淡无光,像一件完成了使命的古老法器。她看着尘光密钥终端上关于梁露体内生物标记芯片的最新报告:“星空污染物残留清除率99.998%,神经接口活性恢复至安全阈值。付书云方程适配逻辑残余痕迹:未检出。”
“神经接口…”郑雅萍轻声自语。她走到梁露身边,没有言语,只是将一枚小小的、由尘光密钥模拟生成的、没有实弹的虚拟训练手枪握柄(基于梁露熟悉的制式手枪拓扑结构建模),轻轻放在梁露搭在扶手的掌心。
梁露的手指先是微微一颤,随即,如同被冰封的河流在春日下苏醒,她的五指极其缓慢、却异常坚定地收拢,稳稳地握住了那虚拟的枪柄!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动作生涩却带着一种沉睡力量复苏的雏形。她依旧没有看郑雅萍,目光依旧追随着窗外的飞鸟,但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丝极细微的弧度。
净化不仅是清除污秽,更是唤醒被禁锢的本能。那握紧枪柄的动作,是她重新锚定自身军人身份的无声宣言。病房的寂静里,回响着意志破冰的声音。
军委某部,绝密康复中心。
代号“夜莺”的苏小晚躺在特制的神经再生修复舱内,淡蓝色的营养液包裹着她瘦弱的身体。舱壁上的全息投影,柔和地播放着她家乡的山水画面。她的呼吸平稳悠长,眼睫毛在沉睡中偶尔颤动。
林建奇和一位神经生物密码专家站在观察窗外。专家指着修复舱复杂的监控数据:“她的神经损伤源于双重打击:危暐(VCD)‘维护’时注射的基因稳定剂副作用,以及最后关头超低温冷冻的应激创伤。常规疗法收效甚微。但…我们尝试利用她体内残留的生物密钥芯片。”
他调出一幅动态图谱。图谱核心是苏小晚大脑的神经映射模型,周围缠绕着代表生物密钥芯片残留能量节点的幽蓝光点。“密钥芯片原本是枷锁,但它的能量特征,也是她大脑被迫适应的‘新常态’。尘光密钥正在逆向解析这些残留能量节点的拓扑结构,尝试构建一个…临时的、基于她自身密钥特征的‘神经能量桥’。”图谱上,几道极其微弱的、乳白色的能量细流,正小心翼翼地绕过受损区域,尝试连接断裂的神经通路。
“风险?”林建奇问。
“极高。‘能量桥’本质上是在她受损的神经废墟上,利用枷锁的碎片搭建临时通道。一旦失控,残留密钥能量反噬,后果不堪设想。”专家声音凝重,“但这是唤醒她意识的唯一希望。钥匙曾锁住她,现在,我们试图用这把钥匙的碎片,撬开通往苏醒的门。”
修复舱内,苏小晚的指尖在营养液中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监控屏幕上,代表“神经能量桥”稳定性的曲线,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却令人振奋的向上脉冲。用禁锢自己的碎片去拼凑通往自由的路,这本身就是对罪恶最残酷的嘲讽和最顽强的反击。
某高度戒备军事监狱,特殊审讯室。
付书云坐在束缚椅上,曾经清癯的面容笼罩着一层灰败的死气。他的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被抽离,只剩下被数学公式蛀空的外壳。郑雅萍坐在他对面,没有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只在桌面上放着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付书云,”郑雅萍的声音平静无波,“你的‘FSY-774’模型,追求全局最优解,将生命价值量化为参数。现在,模型崩塌了。你追求的‘最优’,输给了什么?”
付书云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沙哑的气音:“…噪…噪声…不可控变量…人性…是…噪声…”他依旧固执地将人性的重量,视为干扰他完美模型的杂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