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柱见状,微微摇头。
本想今日来告知师父师母多加留意,毕竟他仅知城外局势混乱,却不知具体威胁来自何处。
可惜,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听完柱子的讲述,李保国面上闪过一丝复杂。
肖秋珍拍拍柱子肩膀安慰道:“柱子,这事你不用自责,当初你已经提醒过他们了。”
想到这里,她又有些后悔,若当时多叮嘱几次就好了。"秋珍,别想太多,这不是我们的错,当时你二伯二姨的话我们也听到了。”
那次进货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因肖秋珍的亲戚素来不睦,事后更是冷言讽刺。
见师父师母如此模样,何裕柱目光微沉,思索片刻便有了打算。
……
……
“师娘,光在这干着急也没用,不如先去军管会看看。”
何裕柱提议道,虽不清楚喻屯村现状,但军管会在城外正忙于相关事务,定能提供更多信息。
李保国和肖秋珍闻言皆是一怔,随即李保国迅速反应过来,拍了拍妻子肩膀。"对对对!秋珍,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柱子在军管会认得几位可靠的朋友。”
李保国提到这事时,肖秀珍也隐约记得好像听说过。
柱子已经多次前往军管会,似乎和那里的工作人员很熟络。"哥,你一定要帮小姨啊,我可不想看到她难过。"雨水在一旁轻声说道,语气柔和却充满关切。
别看她年纪小,却很懂得谁对她好。
这段时间,哥哥来看她的次数不多,大多是李保国夫妻俩陪着她。
生活上,这对夫妻对她非常周到,吃得讲究,连很多工薪阶层都未必能享用。
毕竟李保国是鸿宾楼的大厨,又积攒了不少家底,所以两人日常花费不多。
难得小雨水来陪伴他们,自然在这方面很慷慨。
加上肖秋珍有时还会教她学习或一起玩耍。
这是小雨水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母爱般的关怀。
所以当肖秋珍今日闷闷不乐时,她也很担心。
何裕柱轻轻摸了摸雨水的头,答应道:"师傅师娘,咱们赶紧走吧。
这种事情越快越好。"
城外出了问题,具体情况未知,早一秒行动或许就能避免更大的灾祸。
李保国和肖秋珍显然意识到事态的紧迫性,立即点头同意。
几人匆匆出了院子,在路边拦了一辆黄包车。
肖秋珍和何裕柱先上了车,这张车上坐两个人刚好合适。
李保国则带着雨水稍后再坐下一趟。
……
四九城,军管会。
此时正值傍晚,门外守卫亭有两队士兵交接班。
他们身着制服,背着黑色枪管,是驻守四九城的精锐部队,远非普通装备能比。
他们手中甚至配备了冲锋枪。
就在换班士兵旁边,军管会的大铁门缓缓打开,两辆迷彩皮卡车从中驶出。
皮卡后面站着一排荷枪实弹的战士,他们神情紧张,迅速整理装备后,随着车辆驶离,朝城门方向而去。
这一幕被匆匆赶来的何裕柱和肖秋珍看在眼里。
何裕柱心想,这么晚了,他们应该是出城执行任务。
他付了车费,扶下师娘,说道:“师娘,咱们先过去吧。”
士兵们的举动也让何裕柱不敢怠慢。
李保国和妻子还未到,他们不必久候。
肖秋珍理解这一点,点头后看向何裕柱:“柱子,一会儿还得麻烦你。”
尽管李保国在厨师界小有名气,但他们与军管会并无联系。
何裕柱忙道:“师娘,您这么说可就见外了,您的事就是我的事。”
何裕柱带着师娘来到军管会门口,换班的士兵注意到他们。
一些认识何裕柱的士兵认出了他,“柱子,找王队长?”
何裕柱点头:“对,同志,请帮忙通报一声。”
军管会严谨,何裕柱清楚规矩。
那士兵答应后转身通报去了。
何裕柱和肖秋珍站在亭子里,何裕柱主动问一名士兵:“同志,我看到两辆车刚出去,这么晚了,是有什么紧急任务吗?”
士兵点头,但未透露详情。
不过,这件事已经足够让人担忧了。
何裕柱心里暗想,这事会不会和城外的喻屯村有关?
紧张的氛围让肖秋珍更加焦虑不安。
尽管与家里已多年不和,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始终割舍不断。
如今父母外出送货却遭遇此事,肖秋珍心情十分繁乱。
门外,刚才去通报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柱子,好了,我带你去见王队长。”他一边说着,一边递给旁边几位同事一张纸条。
即便有通报且王队长同意,该有的书面程序也必须保留。
何裕柱点头,带着师娘跟着这名工作人员走进了军管会:"对了,一会儿我师父和妹妹也会到,如果他们进不来,就让他们先在亭子里等一下吧。"
想起师父他们,何裕柱转身与其他同事打了招呼。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