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董的电话是在我刚踏进实验室时打来的,萧博士刚把调试到一半的电路板推给我,手机就震得掌心发麻。
“小范啊,恒睿的发布会请柬我替你应了。”他的声音混着茶杯盖碰撞的脆响,“马总特意说要行业新秀去学习,你带萧博士一起,给咱们长个眼。”
学习?
我盯着电路板上闪烁的二极管,喉间泛起股酸意。
上回恒睿挖走老周团队时,马总可没说过要“互相学习”。
但林董的语气里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意味——上季度我们项目把公司股价拉高了八个点,现在他大概觉得我是块能挡枪的盾。
“知道了,林董。”我把电路板推回给萧博士,他正用镊子拨弄电容,闻言抬了抬眼皮,灰白的眉毛拧成个结。
发布会场地在会展中心三层,水晶吊灯把“恒睿智能——重新定义交互”的红底白字照得刺眼。
我和萧博士提前二十分钟到,他抱着台银色平板,指节抵着下巴扫描会场:“投影区的红外传感器装多了。”
“怎么说?”我扯了扯领口的真丝衬衫,空调风太冷,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
“干扰。”他简短吐出两个字,目光扫过舞台边的黑色设备箱,“自动驾驶演示要是用红外雷达,重叠区域会有延迟。”
我心跳漏了一拍。
上周我们的测试车在地下车库左转时,毫米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确实打过架——当时老周团队带走的文档里,正好有关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核心算法。
舞台灯光突然亮起,马总踩着红地毯上来了。
他西装笔挺,发胶抹得能照见人影,举着话筒的手比画了个“三二一”,背景屏立刻跳出辆流线型轿车的3D模型。
“各位,这不是普通的智能系统。”他的声音通过音响炸响,“它能在0.01秒内识别三百种交通场景,从早高峰的外卖电动车到深夜的流浪猫——”
演示视频切到实车测试画面。
我攥紧手包,指甲掐进掌心。
画面里,车辆在十字路口停下,穿校服的小女孩抱着皮球跑过车头,系统精准刹停;暴雨天,大货车侧滑,车辆自动变道避开——直到最后一个场景:黄昏的双向车道,车辆左后方有辆载满纸箱的三轮车斜插过来。
“看左后镜。”萧博士突然在我耳边低语。
平板屏幕亮起来,他不知何时连上了会场的公共Wi-Fi,正在同步演示画面的帧速率。
我眯起眼。
视频里,三轮车的影子刚出现在左后镜边缘时,车辆的转向灯闪得慢了半拍——就像人被突然拍了下肩膀,先愣住再反应。
“延迟0.3秒。”萧博士的指尖在平板上划动,“和我们上月测试时,红外雷达被强光干扰的情况吻合。”
我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契约能力在皮肤下窜动,像有团火从后颈烧到天灵盖——这是要使用的前兆。
我咬住舌尖,往事突然潮水般涌来:两周前暴雨夜,我守在测试场,雨刷器刮得太快,左后侧雷达屏上的噪点像群乱撞的苍蝇;三天前萧博士在白板上画的波形图,重叠的信号峰把他的钢笔尖都戳弯了。
“是传感器盲区。”我喉咙发紧,摸出手机假装拍照,镜头对准舞台。
指尖在录像键上悬了三秒——上回邹逸说“别慌”时,我在实验室熬了三个通宵对数据;这次,我要抓住这半秒的漏洞。
“确认吗?”萧博士的声音压得很低,平板屏幕映得他眼眶发青。
“上周三下午三点十七分,测试车在环山路左转,左后侧雷达被山体反光干扰,制动延迟0.29秒。”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会场的掌声,“和现在这个场景,光照角度、障碍物高度、传感器型号——”
“完全一致。”萧博士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敲击,“他们没解决多传感器融合的干扰问题,老周团队带走的算法里,这部分是我们用三个月调出来的。”
马总还在台上举着香槟:“明年这款系统会搭载在三十万级车型上——”
我的手机震了震,是萧博士发来的分析结果:“信号重叠区域延迟0.31秒,与我方历史数据误差0.02秒。”
头痛突然炸开,我扶住椅背,眼前闪过丁姐昨天说的“不能再强行使用能力”。
但舞台上的聚光灯太亮了,亮得我能看清马总领带上的暗纹,那是和老周离职前戴的同款——他走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光,把他桌上的工牌照得发白。
“晓萱。”萧博士碰了碰我的胳膊,平板上跳出实时比对图,两条波形线在某个节点狠狠错开,“够不够?”
够不够?
够不够让恒睿的发布会变成笑话?
够不够让林董明白,我们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我盯着手机里的录像,画面里三轮车的纸箱正在掉落,车辆的转向灯终于亮起,却已经蹭到了三轮车的后挡板。
现场观众没注意到这点,他们的掌声像海浪般涌来,马总的笑纹里全是志得意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