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身边有个年轻学徒正在忙碌,更让她笃定此人便是那传说中的名厨于师傅。
可这于大厨,看着也不算老啊?
她微微皱眉,心头浮起一丝不解。
难道是丈夫记错了?
还是对方为了接活,故意虚报资历?
她心里打了个问号,却不愿当众质疑,毕竟面子工程不能破。
她强压下心头疑惑,决定先按原计划行事,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
虽然心里纳闷,陈夫人还是走上前客套了几句:
她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脚步稳重地走近于大厨。
双手微微交叠于身前,姿态端庄,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
她知道,此时若流露出半点怀疑,不仅会伤了对方颜面,也可能让刘家人觉得陈家不尊重人才。
“老爷说了,您手艺没得挑。今天这顿宴席,主要就靠您撑场面了。”
她一字一句说得清晰,语气带着十足的信任与倚重。
这话既是恭维,也是试探——她想看看对方是否真有底气接下这句重托。
若真是名厨,听了这话,必会谦逊回应,同时展露自信。
她的眼睛微微眯起,暗中观察对方的神态。
于大厨一听这话,马上挺起胸脯,连声道:“夫人放心,一定让您满意!”
他声音洪亮,笑容灿烂,语气里满是得意与自豪。
他说这话时,眼角有意无意地扫向舒雅,仿佛在说:瞧见没?
真正的主角是我。
他挺直腰杆,双手背在身后,踱步间透着股“舍我其谁”的气派。
那副神情,仿佛今日的宴席已在他掌控之中。
交代完于大厨,陈夫人走到舒雅面前。
她脚步轻缓,裙裾微动,目光却带着审视的意味落在舒雅身上。
她这才注意到,厨房角落还站着一位年轻女子,衣着朴素,神情沉静,正低头挑选食材。
她眉目清秀,面容不过二十出头,看起来像是个刚入行的帮工。
她是托人请的鲁菜师傅,压根没见过本人。
中间人只说“已请到名师”,却未提对方样貌。
陈夫人当时一心只顾安排宴席流程,根本没细问。
如今亲眼见到,才发现请来的竟是个年轻女子。
她心里咯噔一下,顿时升起几分不满——这哪是请名师,分明是被人糊弄了。
一看舒雅年纪轻轻,便以为只是那位师傅的徒弟。
她上下打量舒雅,见她身量纤细,动作虽稳却显得生疏,手里捧着的食材也不似主厨所选。
再对比于大厨那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位小姑娘顶多是个打下手的学徒,真正掌勺的还得看于师傅。
心里顿时有些不高兴,觉得对方不够尊重,派个徒弟来应付差事。
她眉头微蹙,指尖在袖口轻轻摩挲。
若真如此,那请的所谓“名厨”不过是个幌子,实则偷懒省事。
这般态度,岂非轻慢陈家?
她虽未发作,心中已悄然记下一笔。
若今日宴席出了差池,这账可就得算到那位“师傅”头上了。
可毕竟赶上大喜的日子,她也不想当场翻脸。
她深知今日场合特殊,若为一个厨师起争执,传出去岂不显得陈家小气?
况且宾客未至,先闹矛盾,岂不让外人看了笑话?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不悦,面上依旧维持着温和的笑意,仿佛刚才那一瞬的阴霾从未出现。
但终究不放心,怕年轻人误事,便问了一句:
她不能明着赶人,却也不愿让一个“学徒”随意插手主菜。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试探其本事。
若真有两把刷子,倒也不妨姑且一用;若只是花拳绣腿,那便只能请她靠边站了。
她目光淡淡地落在舒雅脸上,语气平静却不容回避。
“你最拿手的是哪两道菜?”
她问得不疾不徐,字字清晰。
这话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机锋——一个真正的厨师,若连代表作都说不出,那便不值一提。
她等着看舒雅如何回答,是支吾其词,还是坦然应答。
舒雅擅长的是大菜,不仅费时费工,还得有扎实的功底。
她做的菜,从选料到炖煮,每一步都讲究火候与时机,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道“九转大肠”,需经九道工序,去腥、焯水、翻卷、焖烧,耗时近三个时辰;一道“葱烧海参”,讲究的是汤浓味醇,海参软糯入味,全凭经验和手感。
这些菜,向来是宴席上的压轴之作。
而于大厨则得意地瞥了她一眼,指挥徒弟开始挑最好的食材。
他嘴角微扬,眼神里满是轻蔑。
在他看来,舒雅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竟敢在他面前抢风头?
他大声吆喝着:“把那筐活虾抬过来!再选五只肥嫩的童子鸡,要最新鲜的!”
语气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主厨。
他就是要当众立威,让所有人都清楚,这里谁说了算。
舒雅神色如常,也开始准备自己的材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