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出发,速战速决,赶在五更末城门一开,立刻出城南下。”
赵青眼中杀意肆虐,叫虞瑾知道这不是一句玩笑。
虞瑾的表情僵在脸上。
说实话,这一刻,她的脑子有些乱,头一次会觉得自己愚钝。
赵青要去灭了宣氏满门,还要和和气气的留信给宣睦说明情况……
一时理不顺思绪,虞瑾索性不去想了。
她抿了抿唇,神色慎重:“我能知道为什么吗?”
赵青挑眉:“你还想往下听内幕?”
虞瑾此时的想法,莫名和庄林同频了:“至少死个明白。”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
赵青其人,虽然接触时间不长,虞瑾还算了解,她这种人,是不会连累无辜的。
尤其——
虽然常太医最终没能治好她的伤,自己一家也是冒着风险尽心尽力帮过忙的。
赵青手指轻敲了两下座椅的扶手,却没再说话。
她确实不会连累虞瑾和虞家,办完事马上出城南下,就可以直接将一切踪迹抹除,绝对不会有人联想到虞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客,会是一夜灭绝整座国公府的元凶。
她也确信,即使她将自己的秘密告知虞瑾,虞瑾也不会是个乱传话的人。
她转开头,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她迟疑,是因为——
有些事,真的一旦你知道了,就为成为压在心上的枷锁,其实很多时候确实难得糊涂。
她不说,虞瑾也不催促,横竖离着四更天还早。
之前开门的年轻汉子,点好人手,已经在院外徘徊了,只因为赵青这里有客,他便不好贸然进来打扰。
时间在两人的沉默间点滴流逝,直至外面的蝉鸣鸟叫声都渐渐歇了。
在虞瑾以为赵青最终不会开口时,她突然缓缓说道:“你出身武将世家,小时候家里长辈应该没少给你讲早些年战场上的一些旧事吧?”
虞瑾点头。
赵青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说。”
虞瑾依言坐下。
赵青依旧保持原来的姿势,有些慵懒的靠坐在椅子里。
她问:“那你听说过四十三年的淮水之战吗?”
虞瑾再点头。
“据说那场战事,是起义军将大晟朝廷逼到绝境前迎来的最大的一场反扑,战况异常惨烈,就连陛下都险些殉身于大泽城。”
“危急时刻,是宣家二郎,名叫宣崎的将军舍身取义,设法送陛下脱困,他自己则是穿上陛下的铠甲假冒,拖住了敌军视线。”
“最后城破,宣崎将军战死。”
“敌军恼羞成怒,一度下令屠城。”
“一夜之间,大泽城血流成河,最后侥幸存活的百姓不足三成,他们光是掩埋焚烧战死的起义军和遇难百姓的尸身,就整整持续了大半个月。”
前世今生,虞瑾都未亲身到过战场,但是前世,后来她游历在外,是有路经大泽城附近的,也见过淮水之战留下的“万人冢”。
几十个小山一样高耸的大型坟包,其上早已绿树如荫,青草盖顶,看着就是普通山丘模样,可当地人都会刻意避开那一片走。
有老者说,那里掩埋的尸骨可能多达十万具以上。
所谓的淮水之战,与其称之为战争,其实对当地军民而言,却更像是一场浩劫,很多世代生活在大泽城的人家都被灭了种。
就是因为这段历史太惨烈,所以后来赵青霄率军收复大泽城,才会得到当地军民那般热切的拥戴。
毫不夸张的说,她在大泽城驻军和百姓中的威望,甚至是远高于皇帝的!
尤其——
当年的大晟小朝廷,是因为没有拿下皇帝才一怒屠城的,虽然没人敢说,却保不齐就有人对此心生怨怼,毕竟很多人的至亲骨肉都死在那场浩劫里。
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帝也算大度,一直也没有因为猜忌和赵青的拒绝进京面圣而对她采取非常手段。
虞瑾是佩服赵青的。
不仅因为她是收复大泽城、替无数枉死之人报仇雪恨的英雄,更因为她是凭一介女子之身做到的这些!
大泽城落在大晟小朝廷手中将近二十年,多少个英勇悍将都没能做到的事,被她一个女子完成了,这也是虞瑾这次甘冒奇险收留她的原因。
她是真心想要赵青活下去的。
虞瑾没提赵青收复失地这一茬,因为她知道赵青不需要听她的任何吹捧和夸奖。
她只实事求是,道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后来大胤建国,陛下追封宣崎将军为英国公,家族世袭爵位荣耀,因为宣将军他并未成家,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一母同胞的亲兄长,这个爵位便落在了现在的英国公手里。”
按理说,宣崎不在了,就该从他兄长的子嗣中过继一个到他名下,承袭爵位,延续他的血脉,可是宣家人也不知道是不懂还是故意,就愣是没提这一茬儿。
皇帝那边,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也没过问,后面就一直稀里糊涂这样了。
赵青眼底都是讽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