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娘,先从我家拿一袋去,昨夜阿毅回来我娘让他扛了两袋回来,您先用着。”
方莲拒绝的话堵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想到必须马上交两碗米,自家也还要吃,询问了王春香家里吃的够不够便道谢着答应了下来。
“奶奶,大山哥说今日去钓鱼,我能一起去吗?”宋鱼仰头看向方莲,她看到院子里的大缸结冰很厚,若是河里也结冰,或许更容易得些鱼获。
“去就去吧,小心些便好。”
宋毅很是感兴趣,“鱼儿,大山去哪儿钓鱼?我也一起去。”
“我昨日听小虎说是去小汤河。”宋鱼说完,王春香皱眉了,“鱼儿,那太远了吧,刚下雪不久,路上滑着呢!小汤河又在谷里,一路往下更危险。”
方莲反而放心让宋鱼去,“也不算得太远,至于危险,小心些便好了,孩子不出去玩整天去后山跑,累得慌。”她是有些担心宋鱼天天去锻炼,累得过头了。
“放心吧娘”,宋毅接话,“我也去,我护着鱼儿。”
刚到家,宋虎已经拿好了鱼篓,手中握着绑在一起的两个抄网一根钓竿,还给宋鱼准备好了柴刀和刀垒。
宋鱼穿上一件皮袄,带上皮帽,换了干爽的鞋,用布条绑着鞋子,又连鞋带布一起穿入娘从前做的猪皮靴中。
皮不是什么好皮,帽子袄子鞋子都只是野猪皮子,有些还是几张破皮边子缝起来的,可死去的何巧指尖生万象,做的东西既实用又别出心裁。
这双靴子做得很大,如今宋鱼还小,这样穿刚好,宋虎脚下也是一样的装备,他那一双鞋爱惜些能穿到十岁,两个小人一双大脚,穿紧了宋鱼感觉行动自若。
穿好鞋,把刀垒绑在腰间,柴刀放到刀垒里,宋虎手拿抄网拉着宋鱼就急着和奶奶道别,往院门口走去。
“拿个饼子去,若是出了汗也不要脱皮袄,小心着凉”,方莲用布包着饼,塞到宋鱼的皮袄里,又微笑着给二人理好了衣裳帽子,觉得两人暖和了这才放人出门。
宋毅已经在门口等着,三人一起去寻宋大山汇合。
到了村口宋老二家,却不止大山兄弟二人,宋老二扛着一根铁杄与他们一同等待。
三人全副武装,铁杄、抄网、钓具、猎刀、弓、篓子、绳子,身上挂得叮叮当当。
看到几人从石板路上下来,宋小山挥手大喊:“你们快些吧,再拖下去天都黑了!”
“小山哥”,宋虎快跑了几步过去。
宋毅询问,“叔,您怎么也去。”
“在家呆着无趣,我让爹一起去的。”宋小山抢着答。
或许是因为以肉食为主,虽然没有没顿大鱼大肉,几人却都是牛高马大,宋小山十二岁已经很壮实,站在这一群人中,宋鱼与宋虎小得分外可怜。
宋大山摸着宋虎的头,招呼众人出发,“走吧,小虎累了就说,哥哥背你。”
宋虎不服,“我每天到后山跑一个多时辰,身体好了,随便走。”每日换花样练,还被后面追着的姐姐用树条抽,不跑不行。
宋毅:“真的!如今身体好了,长本事了你,鱼儿,你们每天都去跑?”他还是昨夜回来听宋红玉提起的,妹妹也想跟着一起去,可惜这些天她受了凉咳个不停,被娘拘在家中,想出门都不行。
“是啊小山哥,我们身体不好,不练起来容易生病。”若不是为了村里人不奇怪她的成长,她是一点不想让人看到的。
自己独自练要快得多。
宋小山想一起去练,看到瘦瘦小小的姐弟二人又觉得很是不好意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听石头说,你俩现在跑起来有模有样的,说不定遇到猛兽能跑得比大人快呢。”宋老二憨笑开口。
宋虎嘚瑟起来,调子高高的声音嘚吧嘚说个不停,牛皮吹得天花乱坠,自己能跑多久,跑得飞快,飞跃过矮树和障碍……再说下去他就该学会飞了。
众人在他的嘚瑟中大笑起来,难行的前路都有趣不少。
转过一个大弯,眼前豁然开朗,众人站在半山腰上,如孤影落入莽莽苍苍的天地里,远山层峦叠嶂,雪覆盖了群山,寒雾漫漫,林海茫茫,雪下成林的树木还能衬出一片苍霭。
宋家村在赤峰山山中,先祖寻了山腰一个向阳之地定居下来,总体来说位置不高不矮。
赤峰山绵延千里,山中有三条河,离他们最近的就是小汤河,却也在山谷下方,一路往下去,小路斗折蛇行,积雪未化的路面滑得不得了,越走越陡,路上乱石凸起,天天往山中打猎的他们走得也是小心翼翼。
反观宋鱼,却在跳跃中总能找到最适合的停顿点,极快地穿过一个个滑溜难行的转角。
前方宋小山刚刚抓着小树一个斜铲滑下小矮坡,后面的宋鱼抓着旁边的树,蹬了一脚坡壁,一个跃身落在了宋小山前方不远,又接着踩到另一棵树的树兜上。
“鱼儿,小心柴刀掉出来”,宋毅在后面喊。
宋小山已经没脾气了,“我是服了,原来整天跑来跑去真的能这么灵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