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的夜雪来得急,鹅毛大的雪片子砸在虎子后颈,冻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裹紧棉被又往炭炉里添了块松柴,火星子“噼啪“炸开,照亮棚角那半袋小石头塞的草料。
方才巡棚时,那小子缩在墙根,塞完草料就跑,耳尖红得像被雪水烫过。
“明儿得跟石头说,草料要晾透再喂。“虎子搓着冻红的手,哈出的白气在灯笼上凝成霜。
他刚转过东棚墙角,忽闻一缕焦糊味钻进鼻腔。
“不对。“虎子猛抬头,月光下东棚竹篾墙的缝隙里,正渗出一缕黑烟。
他两步冲到棚前,伸手一摸竹篾——烫手!
“救火啊!兔棚着火了!“虎子扯开嗓子嘶吼,抄起墙角的铜盆砸向村口的老钟。
“当啷当啷“的钟声划破雪夜,惊得村头老鸦扑棱棱乱飞。
林英正靠在火炕边打盹,玉坠突然在颈间发烫。
她翻身抄起枕头下的猎刀,军大衣都没系扣就冲出门。
寒风灌进领口的刹那,远处的火光映得雪面泛红,她心口一紧:“陈默!带药箱!“
陈默提着煤油灯从西屋跑出来,药箱撞在门框上发出闷响。“我背!“他把药箱往肩上一甩,跟着林英往兔棚狂奔。
雪地里两人的脚印叠在一起,像两柄扎进雪层的刀。
等赶到时,虎子正带着李老三用雪团扑火。
竹篾棚子烧得噼啪响,浓烟裹着焦毛味刺得人睁不开眼。
林英抄起水桶冲进火场,军大衣下摆被火星子燎出个洞也浑然不觉。
直到最后一丝火苗被压灭,她才听见幼兔的哀鸣——
三笼种兔直挺挺倒在笼底,口鼻都是黑灰;十多只幼崽缩在角落,浑身冻得僵硬。
“英姐......“虎子跪在地上,双手捧起一只没了呼吸的种兔,“我守夜的......“
林英蹲下摸了摸炭灰,指腹触到一截硬邦邦的东西。
她拈起来吹掉灰,是半截麻绳,粗粗的纹路间还粘着褐色药渣,正是张有财药铺捆中药用的“九股麻“。
她眸光骤冷,却将麻绳往兜里一塞,拍了拍虎子后背:“人没伤就好。“
天刚擦亮,打谷场就围满了人。
王婶抹着泪揪着兔毛围巾:“这可是我给小闺女攒的新棉裤钱啊!“
李老三蹲在棚边抽旱烟,烟杆敲得地面咚咚响:“好好的棚子咋就着了?“
“定是有人放火!“虎子红着眼梗着脖子,“后半夜我瞅见东边有黑影!缩着脖子跟个耗子似的!“
林英站在烧焦的棚架前,军大衣上还沾着黑灰。
她抬手压了压,喧闹声立刻静了。“火灭了,人没事,兔能补。“
她转身走向自家后墙,指尖在砖缝上一按,玉坠发烫的瞬间,二十只雪兔“扑棱棱“窜了出来。
雪白的毛在晨光里泛着柔光,耳朵尖粉得像初开的桃花。
“每户补一对种兔。“林英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冰湖。
王婶瞪圆了眼:“英丫头,你咋藏了这么多?“
李老三搓着粗糙的手笑:“敢情英姐早给咱备着后手呢!“
人群里传来一声轻咳。
张有财挤到前头,蓝布衫洗得发白,手里还提着半篮鸡蛋:“林姑娘心善是心善,可这兔子金贵得很,再出回事......“
他摇头叹气,“大伙儿可就真断了活路喽。“
林英盯着他手里的鸡蛋——蛋壳上还粘着药铺的黄纸碎末。
她冷笑一声:“张大夫说得对。“她转身指向新搭的六联兔棚,“从今儿起,兔棚搬村中间,归共养组集体管。“
“钥匙王婶、虎子、陈默三人轮着管。“林英掏出个铜钥匙串晃了晃,“饲料进出小石头记账,谁手脚不干净,直接逐出小组。“
老孙头拄着拐棍点头:“这才叫规矩!我老头子给你们守着门!“
人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王婶抹了把泪:“英丫头,婶子信你!“
张有财的鸡蛋在手里晃了晃,到底没递出去。
他干笑着退到人群后边,袖口擦过小石头的肩膀——那孩子正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袖中那张“兔舍通风图“被汗浸得发皱。
当夜,林英蹲在旧棚区的雪地里,往空兔笼上涂松油。
陈默举着煤油灯,暖黄的光映得他鼻尖发红:“这样能引他上钩?“
“张有财怕的不是火,是兔子。“林英将最后一只笼子埋进雪堆,“他断了村医的财路,又眼馋养兔的进项,总得闹点动静。“她指了指墙角,“你那铜铃拴紧没?“
陈默扯了扯细麻绳,铜铃“叮“地轻响:“线系在笼子提手上,碰着就响。“他低头看表,“三更了,睡会儿?“
林英摇头,军大衣上的焦洞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我等。“
雪越下越大,三更梆子刚敲过,旧棚区的雪地里忽然传来“咔嚓“一声。
“叮——“铜铃炸响,惊得林英蹭地站起来。
她抄起猎刀冲进雪幕,正见个黑瘦的身影抱着笼子往林外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