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本该是万物萌动的时节,但横亘在周朝与天谕国之间那片无垠的“饮马原”,却只嗅得到铁锈与硝烟的气息。冻土尚未完全消融,刺骨的寒风卷过空旷的平原,发出呜咽般的低吼,仿佛预兆着即将到来的惨烈厮杀。
周朝大军,如同从北地冻土深处涌出的黑色铁流,沉默而森严地铺满了平原北端。旌旗猎猎,遮天蔽日,最中心那面巨大的玄底金纹帅旗上,一个威严的“宇文”字在风中狂舞。旗下,武威侯、上柱国、冠军大将军宇文烈端坐于通体乌黑的“墨龙”驹上。他身披玄黑重甲,甲叶在稀薄的晨光下泛着幽冷的寒芒,面甲只露出一双眼睛,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前方地平线上逐渐清晰起来的另一片庞大军阵。
他身后,是周朝倾尽国力的赫赫名将:左翼,骠骑大将军杨玄感;右翼,车骑将军贺拔胜;
中军簇拥着宇文烈的,是卫将军独孤信,面容冷峻如石刻,腰悬名剑“龙渊”,以治军酷烈、军阵森严着称,所部“铁林军”闻令则进,死不旋踵;以及虎贲中郎将韩擒虎。更有镇军将军裴行俭,儒雅中透着精悍,眼神灵动,是周朝军中少有的智将,长于奇谋变阵。周朝军阵肃杀,兵刃的反光连成一片冰冷的金属海洋,唯有战马偶尔喷出的白气,才透出一丝活物的躁动。
南方,天谕国的军阵如同精心打磨的巨盾,牢牢扼守着平原南端。赤色与明黄色的旌旗在风中翻卷,如同燃烧的烈焰。帅旗之下,护国公、大元帅苏定方稳如山岳。他身着赤金明光铠,未戴头盔,花白的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沉静如古井深潭,却又仿佛蕴藏着洞察一切的智慧。他身边,同样是天谕国柱石般的名将:
左翼,是大都督秦玉;右翼,是神武将军陈方,豹头环眼,声若洪钟,手中两柄“雷火”短戟舞动如风,性烈如火,最擅冲锋陷阵。
中军拱卫苏定方的,是镇国将军方山,气质沉凝似海,手持一柄“定军”古剑,运筹帷幄,尤善把握全局战机,有“不动之山”的美誉;以及扬威将军徐世绩,目光锐利如鹰,善使长弓硬弩,箭术通神,百步穿杨只是等闲,更精于设伏诱敌,其箭雨覆盖之下,几无生还。天谕军阵严谨,步骑协同,长矛如林,重盾如墙,透着一股不动如山的厚重感。
肃杀的死寂笼罩着整个饮马原。连风都似乎被这百万大军的杀气压得停滞了。只有无数战旗在风中挣扎着发出的猎猎声响,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双方阵后投石机绞盘被绞紧时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边缘,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带着烟尘,不顾一切地冲破周朝前锋警戒线,直扑宇文烈帅旗之下。马上的骑士浑身浴血,甲胄破碎,正是宇文烈派往北面侦察镇北城动向的斥候校尉——尉迟烽!他年轻的脸庞沾满尘土和干涸的血迹,头盔早已不知去向,发髻散乱,唯独那双眼睛,燃烧着刻骨的仇恨与一种近乎疯狂的焦灼。
“大帅!”尉迟烽滚鞍落马,声音嘶哑破裂,带着长途狂奔后的极度疲惫和惊魂未定,“镇北城…镇北城有鬼!”
宇文烈目光一凝,面甲下的声音低沉而极具压迫感:“讲!”
“末将遵帅令,率本部精骑二十,绕道北麓,趁夜色抵近镇北城刺探虚实,意图寻机袭扰其外围哨卡,为大军日后进占扫清障碍……”尉迟烽急促地喘息着,眼中恐惧与恨意交织,“不料刚抵近西侧矮丘,便遭伏击!对方…对方根本不是人!身法快得像鬼影,力气却大得吓人!”
他猛地扯开自己破碎的胸甲前襟,一道深可见骨的爪痕斜贯胸膛,皮肉翻卷,显然是被某种极其粗暴锐利的武器瞬间撕裂。“末将只觉眼前一花,一道瘦小的黑影就扑到了面前……刀光一闪,末将的亲兵队正,连人带马被劈成了两半!”
尉迟烽的声音因极度的恐惧和后怕而颤抖,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是那个野人!古星河身边那个叫阿骨的野人小子!他…他认出我了!他像山魈一样在树影和岩石间跳跃,嘴里发出…发出野兽般的嘶吼!他手里那把弯刀…乌黑的…像毒蛇的牙!他…他盯着我,裂开嘴笑,那眼神…像在看死人!末将拼死带着几个人杀出重围…二十精骑,回来的…回来的只有四个!”他猛地抬起头,血红的眼睛死死盯住宇文烈,那里面翻涌的不仅是部属惨死的悲痛,更有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无法化解的滔天恨意,“大帅!就是那个野人!在镇北城下,就是他用那把刀…砍下了我父亲的头颅!此仇不报,尉迟烽誓不为人!请大帅允我……”
“够了!”宇文烈一声断喝,如雷霆炸响,瞬间压下了尉迟烽几乎失控的悲愤咆哮。他深邃的目光扫过尉迟烽胸前那道狰狞的伤口,又越过他血红的双眼,投向南方天谕军那壁垒森严的阵线。一丝极细微的波动在他冰冷的眼底掠过。镇北城方向骤然出现的强力阻截和那个如同鬼魅般的野人阿骨,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个变数,像一根毒刺,扎进了他原本清晰的战略布局之中。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意外,更需要时间重新评估那个夹在两大强国之间、看似弱小却隐藏着獠牙的镇北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