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丰走出皇宫时已是傍晚,深秋的风一吹,后背一阵凉意,他才惊觉方才出了一身冷汗。
在宫中和皇帝相持,他的胆子可真是肥了……姜丰不由得苦笑。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之所以敢跟皇帝据理力争,其实是因为他知道皇帝是个明君。
若是前朝末帝那种不顾一切先杀了再说的,他也不敢这么说话。当然,对于糊涂人,又有另一套处置方式,讲道理是不行的。
至于君要臣死,臣就是不想死……那也只能脚底抹油溜了,天下之大,有了大海船哪里去不得?
姜丰的家就在皇城根下,马车行了没多久就到了。
这一带都是达官贵人的宅邸,沿着青石板的路,两旁俱是院墙森森,里面隐约可见飞檐楼阁。临近晚上,还能隐约看到炊烟。
姜丰的这套宅子,还是刚选入大理寺任职时买下的。许多京官外任之后,都会把京中的宅子卖掉。
京中宅子贵,卖了就可以筹措到一大笔银子。就是不卖的,也会把宅子赁出去,不仅多一笔收入,还能有人照看屋子。
刚去开建任知府时,姜丰这宅子也租过两年。后来他去大湾之后,就宁愿派人回来看管房子,也没有再出租了。
一则,那一点租金对他来说已不算什么。二则,书房里有些东西,虽是他随手写画的,也不想被外人看到。最后,他每次进京述职,都要带上一些属官,还是有自己的宅院比较方便。
姜丰回到家时,心情已经完全平复了,可以在下属面前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了。
郑达等人得知姜丰回来了,立刻迎了出来。
皇帝单独留下姜丰说话,他们就先出宫回来了。
“外头风大,进去再说吧。”姜丰笑了笑,率先走在前头,又对管事道:“今晚吃锅子,材料有不就手的,去酒楼买一些,我和几位大人好好说说话。”
管事笑道:“今日天冷,小的就是给大人们预备的锅子,羊肉汤炖了一天了,又香又浓,涮火锅吃最好了。”
郑达等人看姜丰神色自然,还有心情安排吃食,也都松了一口气。
此次进宫之前,姜丰曾和他们商量过,若是时机合适,就提出去北美任职一事。
郑达等人都觉得有些冒险。朝廷不设北美总督,显然就是另有顾虑,姜丰非要提出来,就有逼迫君主的嫌疑。
且又是趁着安南大捷之势提出来,难免让人觉得姜丰恃功生骄。
小花厅里也砌了一个西洋样式的壁炉,此刻正熊熊燃烧着,众人走进来,只觉得满室温暖。
姜丰在主座上坐下,侍女立刻奉上茶来。
他接过茶杯就一口喝光了,才对众人笑道:“在宫里说了半日的话,也忘了喝水,嗓子眼都有些冒烟了。”
在宫中议政,皇帝既然赐座,也会有小太监奉上茶水。
但姜丰那个时候精神紧绷,满脑子都是怎么说服皇帝……虽然早已打好腹稿,有些话也要临时变通。
这精神压力大得,哪里还记得喝水?因而说了半天的话,小几上的茶杯连盖子都没掀开。
郑达叹道:“陛下龙威在,谁还记得喝水啊!不怕姜大人笑话,我第一次进宫时还两股颤颤,生怕错了礼仪让人笑话。心中虽紧张,但是也兴奋。像我这样的老秀才,要不是跟对了上官,一辈子也没有面圣的机会!”
“但真的进了大殿,我就连头也不敢抬,只听到陛下的声音。”郑达自嘲地笑道,“等到回去,家里人都问我真龙天子长什么样,我可都答不上来!”
郑达说了自己的窘事,众人一齐笑了起来,小花厅里的气氛更轻松了一些。
不一会儿,管事带着人抬进来一张大桌子,桌子中间就是一个铜锅,铜锅里是乳白色的羊汤,还飘着一颗颗红色的枸杞、红枣。
把桌子安置好,铜锅底下升起炭炉,那羊汤就咕噜咕噜地冒起了泡,一缕缕香气蔓延开来。
侍女们整齐地鱼贯而入,在桌上摆起了一个个碟子,里头有各种片得极薄的肉片,还有几样蔬菜、菌菇和一些丸子、腐竹之类。
姜丰对下人说:“天冷了,你们也去吃吧,这里不用伺候,涮锅子就要自己动手才香。”
管家知道几位大人有话要说,就带着下人行礼后依次退下。
虽然姜丰说不用留人伺候,管家还是留了两个人在屋外的廊下候着,既听不到屋里人说话,若是屋里人招一招手,又能看到。
在大湾时,姜丰也时常和属官一起吃饭。或是在自己家、或是在酒楼,也有在城外的温泉庄子。
众属官都觉得,姜大人在女色上洁身自好、几乎可称得上一个“圣人”,但在吃的方面却很讲究。
也不是说他要吃多珍贵的东西,而是吃得精细,和姜大人一起吃饭,总得让人多吃两碗。
就拿今日的火锅来说,那细嫩的草原羔羊肉、晶莹剔透的鱼片、虾仁都不足为奇,难的是冬日里还有新鲜蔬菜和菌菇,这在北方可不常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