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衡跟国子监请假很简单,他自从去季明那里读书后,就成了国子监挂名的监生。
像他这样情况的权贵子弟也不少……国子监虽然是本朝第一的学府,藩属国的王子都以来留学为荣。
但一些家学渊源的权贵世家,还是会给自家子弟聘请名师或族学读书。保留监生的身份,只是为了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倒是去季家辞别时,季明道:“你来了我这里读书,我虽没有认下你这个弟子,但也得为你的前程操几分心。你不嫌我年老啰嗦,我就多说几句。”
姜衡忙说:“学生岂是不知好歹的?请季爷爷教导。”
季明坐在大摇椅上,半眯着眼睛悠然道:“你天资是聪明的,但读书这种事少了一天的功夫都不成。你回了大湾,那里也是花花世界,又有长辈溺爱,你如果就此荒废了学业,以后也不必来我家了!”
说到最后,季明语气有些严厉。
这几个月来,因他允了姜衡上门读书,外头也有些闲话。
有人说他年纪大了,没了读书人的风骨,竟畏惧起姜丰的权势,收了这“仇人之子”做学生。
这些流言蜚语,他是不屑去解释。人生在世,哪有什么非黑即白?
但他也更重视姜衡的学业,把姜衡教导成举人、进士,外头对他的非议自然也就停了。
姜衡笑道:“您放心,我回去之后也是天天苦读!我听说朝廷发了邸报,举人以上功名都可以自荐去夏国。等明年我中了举,就到吏部报名。也做一回正五品的知州!”
他已经听说,虽然吏部放了邸报、告示,但反响平平,没什么人报名。寥寥几个,都是白发苍苍、进阶无望的老举人。
他不免有些不服气,大夏哪里不好了?那是他爹爹打下来的!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也要光明正大地到大夏去,做爹爹的得力助手!
季明没想到姜衡会这么说,皱了皱眉道:“你倒是很有自信。明年你也才十七岁,自古以来,十七岁的举人你见过几个?下一科能中就已经是烧高香了。做人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
“再者,中了举人你就要去选官了?你还年轻,不比前途无望的老举人,再怎么也得中了进士再说。”
说到这里,季明自己也摇头失笑:“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你个连秀才都没考过的白身。”
姜衡嘿嘿一笑,反正……迟早还不是会中?
从季家离开的时候,姜衡抱了一叠厚厚的纸,都是季明给他出的题目。用大佳腊府学的话来说,就是寒假作业了。
过了两日,姜衡就跟大表哥高云一家一起登上了林忠的船。
高雷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到码头。
临别时,高云想了想还是对高雷说:“你年轻,凡事不要强出头。太医院有那么多前辈呢?多听多看少说话。”
高雷笑道:“我都懂得,哥哥放心。”
高云叹了口气,和高雷挥手告别。他管着大湾和京中合建的药厂,对太医院的人事也熟悉。知道那些太医大多都是谨慎的……老油条。
而他这个弟弟,却很有几分医者的侠义之心,这让他怎么放心得下呢?
很快就到了津港,码头上依然人潮涌动,往扶桑的、南洋各国的船都有,各国的海船上都插着旗帜,端得是万国来朝的景象。
众人没有在津港多耽搁,稍事休息后就换乘了大湾高大宏伟的官船,扬帆出海朝大佳腊而去。
到了海船之上,姜衡才悄悄地找到林忠,有些扭捏地问道:“林叔叔,我想问您,陈叔叔的身体可好?周姑娘……在新约住在哪里?可还适应?”
林忠看着姜衡,说道:“陈总兵已经伤愈了,如今忙着招募新兵,重建大夏驻军。周姑娘是随大人一起到大夏的,因总兵府在战争中被毁了,陈总兵自己都住在军营,就安排周姑娘住另一处屋子。至于她是否适应,末将就不太清楚。”
姜衡道谢之后耷拉着脑袋,想来也是……周姑娘的情况,林将军怎么会知道?他不过是白问问。
他知道,周佳恒自幼养在皇后娘娘宫中,虽然养尊处优,到底也是寄人篱下,是个懂事知礼的。
只怕就算有什么不合意的地方,也不会提出来……这么想着,姜衡的心不由得酸酸涩涩的。
少年人单相思的酸涩,旁人却是无从开解的。
顺着东北风,大湾官船平平安安地抵达了大佳腊。
林忠是大湾府军参将,他的驻地本来就在大佳腊,如今回来了就先回驻地。
高云和姜衡则一起回了姜家,先给熊楚楚请安。
熊楚楚得知小儿子回来了,也不让他们行礼,就拉着姜衡的手上下打量,欣慰地笑道:“高了,也瘦了些,瞧着倒像是长大了好几岁。”
姜媛陪着熊楚楚一起出来的,仔细打量了姜衡一会儿,迟疑地说:“我怎么瞧着,衡儿的脑门秃了些?”
姜衡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瞬间悲从中来,控诉道:“姐姐!哪有你这样的,专门踩人痛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