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反手甩出链刀勾住同伴腰带,刀刃却在接触冰棱时发出 "滋滋" 声 —— 那不是普通寒冰,而是带着龙气的寒毒,专噬李唐气运。
夜空中响起磔磔怪笑,血魔夜叉的肉膜翅膀撕开雪幕。它这次没带灯笼,腰间九节骨鞭换成了染着龙气的冰链,链头坠着的竟是半块残破的 "唐" 字军旗:"伏魔司的小贼,你当北斗铜钉能断地脉?当年李渊在雀鼠谷埋下的八千怨魂,早顺着他的龙兴之路长成了寒毒之根!"
冰链扫过井栏时,刚刚钉入的铜钉竟被震出三寸。萧逸看见夜叉冰甲上新增的金色纹路,正是天井关城墙砖缝里的玄武浮雕 —— 它在吸收李唐修建的防御工事,将之转化为寒毒载体。
"所有人退到星位!" 他抽出破魔剑,剑身刻着的道文金文在月光下泛着红光,"用马血浇铜钉,念《定军咒》!"
吏员们割破战马颈动脉,腥热的血泼在北斗阵上。
地脉突然剧烈震动,井水喷出的黑水在空中凝成冰龙,龙首正是李渊起兵时的玄武军旗样式。
萧逸的破魔剑劈在冰龙七寸,却觉掌心发麻 —— 冰龙体内竟有金戈铁马的厮杀声,正是当年晋阳军冲锋的战吼。
"明白了么?" 夜叉在冰龙头顶狂笑,"你们护的地脉,早被李渊的血祭泡成了寒毒巢穴!" 它振翅俯冲,肉膜间飞出的不再是冰锥,而是裹着龙气的冰箭,每支箭尾都系着半片唐军甲胄残片。
萧逸躲避袭来箭矢时,发现甲片内侧刻着 "武德三年" 字样,正是雀鼠谷之战的年份。
关键时刻,远处传来马蹄轰鸣。刘玉带着援军赶到,手中高举的不是兵器,而是从镇北碑拓下的《度亡经》残页。
"用怨魂克龙气!" 她将残页浸战马血点燃,火光中浮现出三百个模糊的士兵身影,正是当日被祭的晋阳军亡魂。
冰龙在火光中发出哀鸣,冰箭上的甲片残片纷纷崩裂。
萧逸趁机将最后一枚铜钉刺入井心,钉头 "当啷" 嵌进井底玄武浮雕的眼睛。
地脉震动戛然而止,井水恢复清澈,却在井底留下个清晰的北斗倒影 —— 老仵作的北斗阵,终究用亡者怨气冲散了被污染的龙气。夜叉发出尖锐啸声遁入冰层,临走前甩下的冰鳞上,新刻了 "河阳已冻" 四字。
玄武观冰镜
栾晴陌抵达玄武观时,正看见观主被冰链吊在飞檐上。
老道胸前的玄武玉佩已碎成冰渣,伤口处爬着的血纹,正是黄河水系的地脉走向。
观内六座玄武井全部结冰,冰面映出的不是天空,而是晋阳义庄镇北碑的倒影 —— 这不是寻常镜像,而是地脉倒转后形成的 "寒渊之眼"。
"栾提举,星图在流血!" 齐松抱着《北极七宿图》踉跄跑来,图上代表洛阳的星位正在渗出冰晶,"玄武观的地脉与晋阳形成闭环,黄河水成了寒毒的锁链!"
栾晴陌盯着井栏上的玄武浮雕,突然发现所有龟甲纹路都在朝中心蠕动,每道缝隙里都渗出极细的冰棱,组成微型的北海漩涡。
"隋炀帝用北海玄冰奠基时,误将地脉节点修成了玄武逆阵。" 她抽出佩剑在冰面划出火星,剑刃却被弹回三尺,"现在每座井都是寒毒的眼睛,沿途三十六眼连环,能冻结整个中原地脉。"
观后传来闷响,黄河支流彻底冰封,冰面上浮出九座冰雕玄武。这些上古神兽的眼窝里嵌着幽蓝魂火,正是晋阳百姓中寒毒后被抽走的精魄。
更骇人的是,每只玄武的背甲上都刻着李唐王室的生辰八字 —— 玄冥竟在借玄武神格,反向诅咒皇族地脉。
"齐松,射冰雕眼窝!" 栾晴陌甩出玄武纹银线缠住井栏,"用破魔弩的南斗箭簇,玄武属北,南斗主火!" 但弩箭射中眼窝的瞬间,冰雕反而发出尖啸,魂火顺着箭矢反噬,一名吏员当场倒地,皮肤表面浮现出洛阳城的街巷纹路。
她忽然想起老仵作册子上的批注:"玄武观六井对应周天三十六星,需以星轨逆阵破之。
栾晴陌果断撕开《北极七宿图》,将代表 "斗柄" 的三片星图抛向黄河冰面。
青铜质地的图册触冰即燃,在水面拼出巨大的南斗六星,斗柄直指玄武观主殿。
冰面应声裂开蛛网般的纹路,露出底下翻涌的暗黄色河水 —— 这是被寒毒污染的黄河水,却因南斗火阵激发了水的 "炎德" 属性。
栾晴陌带着吏员跳入寒潭,用浸过朱砂的麻绳捆住河底的玄武镇水兽。
当镇水兽的眼睛被朱砂覆盖,所有冰雕玄武同时发出哀鸣,眼窝里的魂火如流星般坠入黄河。
"快看井栏!" 齐松突然指向观内主井,结冰的水面上浮现出隋炀帝的手书残句:"以玄武镇河,河神永寂"。
栾晴陌恍然大悟,当年帝王为治水患埋下的玄武阵,早已被玄冥改写成 "以玄武引寒,寒渊永固" 的诅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