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更是不能接受,这本书,明明是他在书店看到的,怎么好端端就变成太子所写了?
“皇姐,这不对吧,这本《红楼梦》,明明是我在长安书店发现,然后这才将它拿来献给父皇,为何东宫会有?”
李治奶声奶气:“青雀哥哥,太子哥哥写的,他让人拿去印刷的。”
“这……”
李泰觉得还有些不甘心,而李世民开口:“好了青雀,这本《红楼梦》,有足足四十回,看来这本《红楼梦》,的确和太子脱不了干系。”
李泰内心欲哭无泪,不是,自己只不过是发现了一本不错的书籍,想要献给父皇,好得到父皇的夸奖和宠爱,可为什么偏偏这本书,竟然会是太子所写?
这不可能,太子怎么还会撰书?
长乐倒是道:“父皇,您既然喜欢看,那这《红楼梦》就先看,太子那里有最新的,四十回好像还没有写完,等太子写了最新版的,我去为您寻来。”
长乐也知道李世民和太子之间,关系并不融洽,也就只能她来充当缓和的人选了。
李世民勉强道;“长乐有心了,不过朕忙于国事,没多少时间看书。”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让人将黄德喊回来。
长乐笑道:“父皇,书您就先留着,我带稚奴先下去游玩了。”
长乐带着李治离开,房间内剩下李世民和李泰,空气之中,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沉默和尴尬。
李泰当即跪下:“父皇,此事是儿臣不对,儿臣并没查清楚这本书的撰者是谁,儿臣不知道它是太子所着。”
“起来吧,朕没有怪你,别说是你,朕也不相信,这本《红楼梦》,遣词造句,都是极高的水平,里面的诗词也是一等一的,太子能有这种文学水平?让人代笔的可能性极大。”
说完之后,李世民道:“罢了,这件事不用再纠缠不清,让那个逆子好好在东宫待着,朕短时间内,也不想再见到他。”
毕竟派黄德去东宫,赏赐《红楼梦》,再加上将自己的原话带到,想到这一点,李世民就是坐立难安。
另外一边,常胜也是来到了兵部。
贞观十三年的兵部尚书是侯君集,当然现在还没有发生侯君集征高昌从而被李世民处罚一事,因为征伐高昌,是十二月份,此刻侯君集还在兵部任职。
常胜行礼:“东宫太子亲卫府中郎将常胜,见过侯大人。”
侯君集坐在案牍之后,放下兵书:“唔,你是代表太子来的?”
“正是。”
“所为何事?太子是储君,但想必也没有什么事是和兵部相关的吧?”
常胜道:“侯大人,下官奉太子之命,前来兵部,讨要一人,陛下已经准许太子,在东宫之内,重新组建一卫,因此太子想要在兵部讨要一名将领,担任该卫中郎将。”
侯君集淡淡道:“太子想要谁?”
“苏定方。”
“苏定方?”
侯君集努力在想此人,只是可惜在他的记忆中,这个名字非常模糊,毕竟苏定方此刻还远远没到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地步。
因此,侯君集直接喊来兵部司的官员。
“去查查看,有没有一个叫苏定方的武将,现在担任何职?”
“是。”
兵部和其余部门一样,总共有四个细分的衙门,兵部司,掌管武官的评选、选授等,职方司,掌管地图、城隍、烽候,驾部司,掌管马牛、驿站,库部司,掌管兵器、仪仗等。
那兵部司的官员下去后,侯君集又是开始与常胜闲聊。
“太子近况可还好,此前在春耕礼上,又与陛下起了冲突,早朝也许久没见到太子参加了。”
“多谢侯大人关心,太子殿下并无大碍。”
侯君集点头:“如此便好。”
他也不便多问,毕竟此刻太子极为敏感,侯君集也不想卷入到党争里来。
很快,兵部司的官员回来禀告。
“大人,查到了,苏定方,目前担任左武候中郎将,此前最近的一次随军出征记录,乃是贞观四年,随李靖将军,北征东突厥,他作为先锋官。”
侯君集有些诧异:“倒是不错,但距离贞观四年,也有九年了,为何他还只担任左武侯中郎将?”
这个官职并不大,而先锋官立下的功劳可不小,不应该只有这点奖赏才对。
“回大人,书册上记载,苏将军纵兵劫掠,因此被贬,没有得到重用,算是闲散下来。”
“原来如此。”
侯君集缓缓颔首,唐朝的军功制是十分明确的,基本来说,采用的是三马分肥,士兵在战场上获取的战利品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上交国库,一部分留给军队集体,剩下的才归士兵个人所有。
随军出征的,除了后勤之外,还有不少商人,如果纵容士兵劫掠,那么这个原则就被破坏了,怪不得会被贬。
“行,这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兵部的人员调动,尤其是成为四品官,又是东宫这种地方,还是需要陛下过目的,等我去找陛下一趟,然后就将苏定方调到东宫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