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徒和阿木走后,棠姬身子一软扶住了门框。
“阿棠!”
姬老太担忧地走上前,握住了棠姬的手。
棠姬摇摇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我没事。”
此时院中已经没有了外人,棠姬又掏出口袋中的银钱给了吴叔。
“吴叔,这河畔村我们是待不下去了,我和我姬老太姬老丈今晚就会离开,您要作何打算?”
“我……”
吴叔犹豫了好一会儿,看着自己好不容易置下的土地屋舍,到底还是难以割舍。
“要不,我还是留下来吧!反正事情已经结束了,我觉得郑大人应该不会特地再回来一趟,故意找我的麻烦。再者说,这害人的巫祝和里长也都被官府捉去了,村子里现在一片祥和,我住这里也开心。”
棠姬想起阿木说的要炸渠的事情,心中一阵纠结。
这是韩国的头等机密,她无论如何不能同吴叔说,但是她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吴叔死在这场人为的水灾之中。
她咬了咬牙,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碎银子递给吴叔。
“吴叔,为防万一,你还是走吧!这些钱足够你去巴蜀或者别的哪里再置几亩田地了。”
“非走不可吗?”吴叔小声询问。
“非走不可!”
吴叔看棠姬这副坚定的神情便知此处将来可能还有祸事,他们都是贵人,消息比他来得快,他不能不信邪。
吴叔无可奈何,最后终于点了头。
在吴叔走之前,棠姬又拉了拉他的衣袖,“如果有相熟的亲朋好友,你也可以同他们讲一下。能走的,尽量走吧!”
“好!”
吴叔一口应下,扭头回家收拾行李。
棠姬扭头看了眼河畔村的嘉苗嘉木,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三个月后泾洛之渠被阿木炸毁,不知又是怎样生灵涂炭的景象?
可是她没有能力,无法救百姓于水火,甚至连独善其身的本领也未必掌握——正如里长儿子身边的那个小跟班一样。
倘若老天有眼,大概也会想着将她同阿木一同拎起,溺死在某河之中。
姬老太原本还打算拿着棠姬带回来的蔬菜蘑菇烧饭,可经此一事,她也没了主意。
“阿棠,我们也要马上离开河畔村吗?”她确实也很心疼这好不容易置下来的土地屋舍。
棠姬点了点头,从老李推的小车中掏出一些干粮分给了大家。
“时间仓促,大家随便吃点东西垫一垫,尽快准备出发吧!倘若再晚,我担心他们会去而复返。”
姬家老小想着方才郑子徒那副震怒的样子心有余悸,但老姚和老李却知道,棠姬害怕会“去而复返”的人是阿木。
阿木命棠姬接近郑子徒偷河道图,可棠姬却与郑子徒爆发了这样的冲突,阿木心中必然不悦,八成会对棠姬有惩罚。
大家吃完干粮一起收拾东西,棠姬又找到姬老太和姬老丈商量了一下去向。
“老太,我同老姚和老李要向东走,出函谷关,你们打算去哪里?”
姬老太惊了一下:“出函谷关?你们要离开雍国?”
棠姬点了点头:“对,我们预备经过韩国,往齐国或者楚国去。”
姬老丈思索了一下,表示理解:“确实,郑子徒是雍王的宠臣,倘若我们不离开雍国,将来难免要被他捉回来。”
其实事情与郑子徒并无关系。郑子徒原本就想甩开她,此番他气冲冲地离开,大概率是不会再来找茬的。她张罗大家走,无非担心的是阿木和那岌岌可危的泾洛之渠。
但是事情实在不好解释,那就……还是让他们骂郑子徒吧!
反正郑子徒人都走了,也不会知道。
老姚听着他们的对话,也过来给姬家二老提出了一个靠谱的提议。
“其实你们可以去巴蜀,毕竟近一点。姬老丈的腿上有伤,倘若千里万里地奔波,只怕身体吃不消。”
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姬老太马上下定了主意。
“棠姑娘,就让我们一家人跟你一起走吧!无论是齐国还是楚国,我们都跟定你了!”
倘若跟着棠姬一起走,棠姬身边的两个大汉还能帮忙照顾一下姬老丈和阿桃。若是去他们一家人去巴蜀,她一个老婆子,如何能拉扯得了这么一个残疾的男人和未长大的孩子?
棠姬闻言犹豫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在姬老太泪眼婆娑中心软。
“行,大家一起走也好,彼此可以有个照应……快点,我们天黑之前一定要出发!”
天擦黑的时候,棠姬和老姚终于把最后一件行李塞上了马车。
老李驾着马,带着众人离开了河畔村。
阿桃坐在马车里,不停地回头张望。
“我们以后是不是不回来了?”
老李扭头看了一眼将脑袋探出车窗外的小孩,冲她挥了挥鞭子,示意她缩回去,最后才做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
“大概吧!”
“也不一定。”棠姬轻轻拍了下阿桃的肩膀,“如果有一天九州一统,天下安定,那我们就能够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