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庭院里的菊花盛放到了极致,金灿灿、白皑皑、紫嫣嫣,一片绚烂。太后的催婚插曲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过后,林晏清的生活重心很快又回到了她热衷的“王府优化大业”上。
厨房食材库存的标准化管理正在稳步推进,库房的新规也已初见成效。这日,林晏清闲来无事,见萧煜在书房外的水榭里独自对弈,黑白棋子错落于楸枰之上,战况似乎正胶着。
她凑过去看了一会儿。萧煜的棋风一如他为人,沉稳大气,布局深远,但此刻面对一处局部缠斗,似乎陷入了长考。
林晏清对围棋不算精通,前世也只当是个休闲游戏玩过,懂得基本规则。但她看着棋局,那种分析局势、计算得失的策略游戏本能却被激发了。
“王爷,”她指着棋盘一角,“你看这里,若是弃了这两子,是不是能换来对中腹更大的掌控?就像……嗯,就像打仗时,放弃一处无关紧要的据点,集中兵力夺取关键要道?”她用了个萧煜熟悉的比喻。
萧煜闻言,目光从她手指处移开,重新审视全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他沉吟片刻,落下一子,果然如林晏清所提示,弃掉局部小利,转而加强了中腹的势力,棋局顿时豁然开朗。
“不错。”萧煜抬眼看她,带着些许意外,“你也懂弈?”
“略知皮毛。”林晏清谦虚道,随即又忍不住露出本性,“我就是觉得,这下棋跟管理王府、甚至治理国家,道理好像也差不多。都要看清全局,懂得取舍,知道什么时候该稳固根基(比如农桑),什么时候该开拓进取(比如互市),什么时候又该果断放弃一些次要利益,保全大局。”
她说着,顺手拿起几颗白子,在棋盘空处摆弄起来:“你看,这就像咱们王府的各项事务。‘劝课农桑’是根本,如同棋盘的‘金角银边’,要牢牢守住;‘内部循环’和‘小微产业’是活棋,能让局面更生动,就像中腹的‘势’;而‘标准化管理’、‘人才发掘’这些,就是提升每一颗棋子的‘效率’和‘质量’……”她将现代的项目管理、资源分配理念,用围棋术语包装了一番。
萧煜听着她这番奇特的“棋理”,再看那棋盘上被她用来类比的白子,只觉得新奇又颇有道理。他的王妃,似乎总能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领域的事物联系起来,提炼出共通的法则。
“依你之见,眼下王府这盘‘棋’,下一步当如何?”萧煜饶有兴致地问,将对话主导权交给了她。
林晏清来了精神,干脆在他对面坐下,指着棋盘道:“王爷你看,咱们之前整顿库房、优化账目、发掘福贵,算是完成了几个局部的‘定式’,稳固了基础。接下来,我觉得可以试着‘打入’一些新的‘领域’,或者将已有的‘活棋’做大。”
她思索着说:“比如,‘沁凉饮’算是成功了,但季节性强。眼看就要入冬,是不是可以研发些适合秋冬的热饮或者点心?再比如,府里有些老兵和手巧的仆妇,除了培育花草,是不是也能组织他们做些其他的手工?像是编织些更厚实的坐垫、靠枕,或者制作些简单的木工玩意?这既能丰富咱们的‘产品线’,也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各尽其才。”
她这是在规划“新产品开发”和“扩大就业”。
“还有,”林晏清继续道,“我觉得府里各项事务的推进,可以更有计划些。比如,定下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要完成哪几件重要的事情,由谁主要负责,预计什么时候完成。就像下棋,要有明确的‘布局’和‘中盘’目标,不能走到哪算哪。我们可以弄个简单的‘事务进度板’,把要做的事情、负责人、进度都写上去,这样谁该做什么,做到哪一步了,一目了然。”
她提出了初步的“项目管理”和“可视化看板”概念。
萧煜越听,眼神越是深邃。他统御千军万马,自然深知计划与执行的重要性。林晏清这套看似随意的“棋理”,实则暗合了管理的精髓——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过程可控。
“此法甚妙。”萧煜颔首,“便依你之言,先从王府内部试行。你可拟定一个简章,将你所说‘季度要务’、‘进度看板’等事落实。”
得到全力支持,林晏清干劲十足。接下来的几天,她拉着管家和几位得力的管事,开始着手制定王府的“秋季工作计划”。她将事务分成了几大类:“日常运维”(如账目、采买、人员管理)、“优化改进”(如厨房库存管理深化)、“创新拓展”(如研发秋冬热饮、组织手工小组)等。
她让人做了一块光滑的大木板,刷上黑漆,用白色石片在上面划出格子,不同的格子代表不同的事务和进度状态(待办、进行中、已完成)。又准备了些小巧的木牌,写上具体事务名称和负责人,用磁石吸附在木板上相应的位置。
当这块简陋却清晰的“项目管理看板”在王府议事的小花厅里挂起来时,各位管事看着上面罗列清晰的任务和自己的名字,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明确感和责任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