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踶令当然猜不透她为何去什么乡村,但好歹告诉了他,他心里也有个底,至少不会像上回那样,一言不合便跳入井中……
深谋远虑、谋定后动,这的确是季允夕的作风,去乡村的路上,她没有走错任何一条路,没有耽误一丝一毫的时间。
虞踶令甚至震惊于她对路线的熟识,殊不知,她制定计划、规划路线便要花上小半日。他想:难道是因为许国太小了,所以她才记得去每个地方的路?
乡村,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寂静。
反是嘈杂、议论、使唤、甚至打骂声,铺天盖地,在田野上,似乎没有了边界。
漆黑一片,提着刀的枳兵才有一盏明灯,他们步伐缓慢,只有在瞧见人偷懒时才会加快脚步上去踹一脚。
季虞两人躲在草丛中,有些远,看不太清楚,但灯光下枳兵丑恶的嘴脸和许国子民佝偻的身影,她一清二楚。
这还不是许国战败之后,枳兵便如此糟践人,真不敢想象许国沦为阶下囚的样子……为奴、为婢、为娼、为伎、为丐,没有一条是活路。
这就是战败的代价吗?未免太惨重了些。
这便是季允夕肩上压着的,不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负,更是所有许国子民的命运,他们能否过上安详的日子,筹码就压在她身上。
幸好看不清楚,不然她的心得有多痛?
是她对不起这些子民,是她为了那个请君入瓮的计划,孤注一掷,害了这些无辜的子民,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怀孕的妇女,他们被逼着没日没夜地收割粮食,夜里还不准挑灯,定是枳军怕被她察觉出端倪,所以将刀架在手无缚鸡之力的许国子民脖子上。
可枳军不知道,她会从空地上下来,亲眼目睹这一切……
差点儿忘了,杨焊清应该能算到这一步吧?他知道我可能会察觉,但他丝毫不畏惧,因为他想要的只是粮食,如若我贸然出手,反倒会害了他们的性命。
我许国子民性子刚烈,宁死也不愿离开这片桑梓之地,不然我大可将他们全部移民至北方,也能少遭些罪。
罢了,一切错处皆算在我头上,我一定要打赢这场仗,让许国子民,重见天日。
季允夕用手指勾了勾虞踶令的衣角,示意他去别处瞧瞧,她可不是来同情百姓的,她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
喜欢季虞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季虞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