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大人,稍安勿躁!”周天幸灾乐祸的劝解道:“你先听李大人说完…”
劳崇光本能的就想回怼周天,但想了想现在的处境,最终还是放弃了。
冷着脸说道:“李大人,招降王老六的事情不要说了,这件事不可能!”
“别说本官不会去招降这个王老六,哪怕是你们去招安,本官也不赞成!谁招安王老六,谁就是本官的敌人!”
“藩台大人,你误会了!”
李世安无奈摇摇头,解释道:“下官不是让你真的招安王老六!”
“招安还有真假?”
“当然!”
李世安肯定道:“下官只需藩台大人给王老六再写一封招降信即可!”
“不可能!”劳崇光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这个不能写!本官一旦写了这一封信,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王老六降而复叛,别说本官痛恨了,朝廷也绝对不可能放过他!”
“你让本官再度写信招降王老六,这不是想致本官于死地吗?”
“呃…是本官考虑不周!”李世安一愣,随即又劝说道:“如果我和抚台大人,张臬台一起给大人作证呢?”
“还有,只要目的达到,下官会想办法给把书信找回来销毁掉!”
劳崇光依旧摇头拒绝。
最终还是李世安三人先写下证明文件,劳崇光才勉强答应写下招降书。
并且还让李世安三人签名,盖上官方印信,把四人彻底绑在一条船上。
……
话说王老六,
在谭中县遇到李家骑兵的第一时间,直接丢下朱洪英就跑了,当然,朱洪英也好不了多少,他也丢下了王老六。
只是他比较倒霉,羊入虎口了。
王老六则是再次逃出生天。
逃回恭城之后,第一时间把潇湘省的朱家军全部调回了恭城。
原计划是自立为王。
只可惜,
因为袁十三,李秀成机缘巧合的回到了恭城,于是两人开始了争权夺利。
两人谁也不服谁,
王老六职位比较高,又占据了先机,第一时间掌控了四个县五千多人。
李秀成这几年一直跟着朱洪英南征北战,亲信人员比较多。
即使回来的晚,加上去兴安、资源一带转了一圈的兵马,也有五千多。
两人谁也不服谁,
就在双方即将内斗火拼之时,
冯文茂及时赶了过来,“二位,大敌当前,咱们还是先放下权利之争!”
“冯将军,你来的正好!”李秀成见到冯文茂大喜,“此人不可靠!”
“他与镇南王南下谭中县,镇南王兵败被俘,结果他却带回来三千人…”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夺权,占据镇南王府,其心可诛!”
又拱手道:“还请冯将军助我一臂之力,只要冯将军助我拿下王老六,以后我们这一支定当尊普南王为主!”
王老六闻言大急,赶紧附和道:“冯将军,别听他一派胡言!”
“本丞相与镇南王南下谭中县,”
“是中了清妖的奸计,是李家小妖伏击了我们,我是与王爷走散了!”
“我现在职位最高,何来夺权之说?我看你才是其心可诛的争权之人!”
“还请冯将军助我一臂之力,只要冯将军助我拿下李秀成,我们这一支定当尊普南王为主!”王老六有样学样。
王老六其实心里是抱怨冯文茂这些人的,是他们不仅没有打下靖江城,还让李世安神不知鬼不觉的带兵南下。
但是现在急于获得对方支持,他根本不能说这些,只能进行狡辩。
他的兵马立足未稳,冯文茂如果支持李秀成,他是必败无疑的。
所以,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对方。
当然,这其实也不算狡辩,
他说的明面上确实是事实。
两个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冯文茂确实不知道应该站队哪边。
好在,他看到两人兵力相当,也想到现在大敌当前,“两位,大家都是反清义士,不要为了些许利益坏了情谊。”
“我提议,镇南王之位空缺!二位按照原职行事,共同管理镇南王这一脉!”
“我没意见!”王老六故作大方的回答道:“我可不是某些以下犯上之人!”
“哼!”李秀成眼见自己落了下风,只能冷哼一声,以此来表达不满。
“冯将军,我观你神色匆匆,此番前来有什么急事?”王老六眼见打不起来了,这才想起询问冯文茂来此的目的。
冯文茂也是一拍脑袋,说:“瞧我这记性,差点忘记了大事!”
“是这样,我这次是奉普南王之命,过来邀请二位出兵,共同保卫都城!”
“出兵?”王老六无奈的看了一眼李秀成,摊手说道:“将军你也看到了…”
“咱们现在这情况怎么出兵?”
“还有,发生什么事了?”
这些天王老六忙着与李秀成争权夺利,因为朱洪英被抓,情报滞后严重。
王老六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