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的大汉宫殿里,刘彻正看得津津有味,见光屏里的承乾喊出那句话,忍不住转头喊了声:“刘据!你看看人家李承乾,再看看你,平常连跟朕辩两句都不敢!”
没成想,刘据正盯着光屏入神,脑子还没转过来,顺口就接了一句:“请陛下称太子!”
“嗯?” 刘彻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你再说一遍?”
殿下文武大臣也全都懵了,齐刷刷看向刘据,以为是自己幻听
太子殿下刚才说的,是“请陛下称太子”?这可是光屏里李承乾逼李世民的话,太子怎么敢顺口说出来?
刘据这才反应过来,脸瞬间白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父皇恕罪!儿臣不是故意的!儿臣刚才看光屏入了神,顺口说错了!”
他吓得心都快跳出来,刚才那话要是认真的,跟谋反没两样。
刘彻看着儿子惊慌失措的样子,又气又笑:“你啊你!看个光屏都能走神说错话,真是没出息!”
“起来吧,朕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再敢乱学,看朕不罚你抄一百遍《论语》!”
虽嘴上斥责,心里却没真生气,刘据虽不如李承乾刚硬,却也没那份反心,这样反而安稳。
光屏里,李世民看着承乾决绝的样子,手里的马鞭“哐当”掉在地上,再也提不起力气斥责。
他看着眼前这个被自己逼到绝境的儿子,突然觉得无比陌生
那个小时候总黏在他身边、喊他“父皇”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副“不死不休”的模样?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满是唏嘘:
“承乾这是破罐子破摔了吧?把李世民的老底全揭了,一点情面都不留!”
“‘请陛下称太子’这句话,喊出了李承乾所有的委屈和不甘,太戳人了!”
“刘据也太逗了!顺口接话,差点把自己坑了,还好刘彻没当真!”
“刘邦:我家太子要是有承乾一半刚,我也不用愁了!”
“李世民现在肯定后悔了,好好的儿子,被自己逼成这样。”】
林远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叹气:“帝王家的权力游戏,最伤的就是亲情。”
“李承乾不是天生叛逆,只是李世民的偏心和忽视,一点点磨灭了他的安全感。要是李世民能早点看到儿子的委屈,也不会闹到这个地步。
大唐宫殿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起,长孙皇后提着裙摆快步奔来,看到站在殿中
脸上还带着委屈的李承乾,她瞬间红了眼眶,快步上前紧紧抱住儿子,哽咽着抚摸他的脸颊:“承乾,是母后不好……是母后没护好你,让你受了这么多苦。”
年幼的李承乾靠在母亲怀里,看着光屏上那个“决绝的自己”,心里莫名泛起一阵低落
他不懂未来为何会走到那般地步,却能感受到光屏里的“自己”,藏着多大的委屈与绝望。
长孙皇后松开儿子,转头看向龙椅上的李世民,眼神里满是失望与质问:“陛下既然这般不想让承乾当太子,这般刁难他”
“不如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旨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我带他去封地,做个潇洒王爷,再也不用受这‘储君’的苦!”
李世民张了张嘴,想辩解,可脑海里却不断回放光屏里的画面 他对李泰的偏爱、对承乾的忽视
把武德殿赏给李泰的举动……桩桩件件,都像刀子一样扎着他的心。他想喊“朕没有想废太子”,却发现自己竟哑口无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陛下,不可啊!”
房玄龄率先跪了下来,紧接着,长孙无忌、魏徵等大臣也纷纷跪倒,“太子仁厚,只是一时委屈,若废了太子,恐动摇国本!还请陛下三思!”
大臣们心里清楚,废太子从来都是祸乱的开端,更何况承乾本就无大错,只是帝王家的偏心所致。
这一声声“不可”,像台阶一样递到李世民面前。他猛地回过神,连忙顺着台阶下:“朕……朕从未想过废太子!方才只是一时气话!”
他是真的不想废承乾,承乾是他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只是之前被权力的偏心蒙了眼,才逼得孩子走到那般境地。
光屏里的对峙还在继续
李世民看着转身要走的李承乾,声音带着一丝慌乱:“承乾,你到底想干什么?你不要逼朕!”
李承乾脚步顿住,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可怕:“朕?陛下还在拿‘朕’的威严压我吗?我烦了,也装不下去了,我知道,我早就不是太子了。”
他的眼里没有了之前的倔强,只剩下一片死意,“我知道,明天我就要身首异处,但用不着陛下动手。
我会穿上黄爷爷(李渊)赐我的皇太孙冕服,提着青雀(李泰)和稚奴(李治)的首级,抱着母亲的灵位,去母亲坟前自杀。”
“到时候,我会让人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挂在玄武门的上面。”
他终于转过身,眼神里满是嘲讽,“我倒要亲眼看看,陛下给后世人带的‘好榜样’——弑兄、囚父、霸嫂,陛下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