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线的清晨,寒雾像一层薄纱裹着月牙谷,刚建成的驿站木屋上积了层新雪,檐角垂着细长的冰棱。沈砚秋正和罗衣清点驿站留存的物资,忽然见秦十三从谷外匆匆跑来,斗篷上沾着雪粒,脸色比雪还要沉几分。
“砚秋姐,不对劲。”秦十三刚到近前,就压低声音道,“我今早去黑鹰口方向探路,在离驿站三里地的松树林里,发现了陌生人的脚印。”
沈砚秋心头一紧,手里的账本差点滑落:“陌生人的脚印?是山民吗?”
“不是。”秦十三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块黑色的布片,“我在脚印旁捡到了这个,是西域的麻布,上面绣着‘影’字——是影沙盟的人。”
顾长风刚从医疗区出来,听到“影沙盟”三个字,立刻快步走过来。他接过布片,指尖摩挲着上面的针脚:“影沙盟的人果然跟着来了。他们在雪线窥探,怕是想破坏我们的驿站,断我们的补给。”
踪迹追查:松树林的线索
沈砚秋当机立断:“十三,你带我去看看脚印的位置。长风,你留在驿站,让阿罗憾加强警戒,不许任何人靠近驿站周围的松树林,尤其是带着黑色麻布的人。”
顾长风点头:“你们小心,影沙盟的人多是亡命之徒,说不定在附近设了埋伏。带上防身的短刃,若遇到危险,先自保,别硬拼。”
沈砚秋和秦十三各带了一把短刃,披上厚斗篷,沿着谷外的雪路往松树林走。雪地上的脚印很新,应该是昨晚留下的,脚印深浅不一,看得出来对方走得很急,似乎在刻意避开驿站的方向。
“你看这里。”秦十三在一处雪堆旁停下,指着雪地上的压痕,“这不是人的脚印,是马蹄印,而且是西域的矮脚马——影沙盟的人常用这种马,耐冷,适合在雪线行走。”
沈砚秋蹲下身,仔细观察马蹄印:“马蹄印很杂乱,像是有好几匹马。他们应该是一群人,而且在这附近停留过。”
两人顺着脚印和马蹄印往松树林深处走,越往里走,树木越密,寒风穿过枝叶,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有人在暗处低语。忽然,秦十三一把拉住沈砚秋,往树后躲去:“前面有人!”
沈砚秋顺着秦十三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空地上,有两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正围着一堆熄灭的篝火低声交谈,篝火旁还拴着两匹矮脚马,马背上搭着黑色的包裹。
“他们在说什么?”沈砚秋压低声音问。
秦十三侧耳听了片刻,眉头皱得更紧:“他们在说‘驿站’‘黑鹰口’‘断粮’……好像是在计划等我们离开驿站后,烧了我们留存的物资,再在黑鹰口设伏。”
沈砚秋的手心沁出冷汗——影沙盟的人不仅窥探驿站,还想断他们的后路。若真让他们得逞,别说开拓新商道,整个队伍都可能困死在雪线里。
危机暗藏:驿站的隐患
两人悄悄退回到驿站,刚进谷口,就见阿罗憾带着几名护卫队员守在那里,每个人都手按刀柄,神色警惕。
“砚秋姐,你们可回来了。”阿罗憾迎上来,“顾大夫说影沙盟的人可能在附近,我们已经把驿站周围都搜了一遍,没发现异常,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沈砚秋走进主营帐,顾长风立刻迎上来:“怎么样?有没有发现影沙盟的人?”
“发现了,有两个人在松树林里停留过,还计划烧我们的物资,在黑鹰口设伏。”沈砚秋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了众人,“更麻烦的是,他们有好几匹马,说不定还有更多人藏在附近,只是我们没发现。”
罗衣脸色发白:“那我们留存的物资怎么办?那可是给后续商队准备的,也是我们万一返回时的补给,不能被他们烧了。”
顾长风沉思片刻:“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主动出击,找出影沙盟的藏身之处,把他们赶走;二是加强驿站的防御,等他们来偷袭时再反击。但主动出击风险太大,我们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设埋伏。”
秦十三接话:“我觉得影沙盟的人不会马上动手。他们刚探到我们的行踪,肯定要先和同伙汇合,制定详细的计划。我们还有时间准备。”
沈砚秋点头:“十三说得对。我们先加强防御,再派几个人盯着松树林的方向,一旦发现影沙盟的人靠近,就立刻示警。阿罗憾,你把护卫队员分成三班,日夜守在驿站周围,尤其是物资存放的石洞和木屋,要重点看守。”
“明白!”阿罗憾立刻领命而去。
沈砚秋又看向秦十三:“你再去松树林附近探探,看看能不能找到影沙盟的藏身之处,注意安全,别被他们发现。”
秦十三抱拳:“放心,我会小心。”
防御部署:驿站的守护
秦十三离开后,沈砚秋和顾长风、罗衣一起检查驿站的防御。他们在驿站周围的雪地上埋了些枯枝,只要有人踩过,枯枝就会发出声响;又在物资石洞的门口堆了些松木,万一影沙盟的人来烧物资,松木可以挡住他们的去路;医疗区的木屋旁也放了几桶水,防备火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