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后,试飞基地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轻松下来。付华飞、杨华、赵建军等核心成员齐聚在会议室,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大屏幕上显示的一片广阔的冻雨带区域。这片冻雨带是气象部门最新监测到的,它真实存在且距离较长,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自然环境。
“我们已经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了多次测试,‘灵气涂层’和‘边界层控制’技术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模拟始终无法完全替代真实环境,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一次穿越真实冻雨带的试飞。”付华飞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沉默,坚定地说道。
杨华点了点头,说道:“我同意付华飞的观点。这次试飞不仅是对我们技术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为后续的实战任务积累宝贵经验。不过,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试飞员的安全。”
赵建军也表示支持:“没错,虽然我们对技术有信心,但真实的自然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要对试验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各个系统都处于最佳状态。”
经过一番讨论,团队最终决定进行这次穿越真实冻雨带的试飞任务。试飞员的人选也很快确定下来,是有着丰富试飞经验的老试飞员石毅。石毅得知这个任务后,没有丝毫犹豫,欣然接受了挑战。
试飞前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赵建军带领技术团队对试验机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调试。他们仔细检查了“灵气涂层”的附着情况,确保涂层没有任何破损或脱落。同时,对“祝融”系统(AI经师)进行了最后的优化和测试,确保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准确地自主调控。
付华飞则运用“御气”之法,对试验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灵气梳理。他将自己的灵气融入到试验机的各个关键部位,试图增强试验机在穿越冻雨带时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石毅在试飞前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坐在模拟舱中,反复模拟穿越冻雨带的飞行过程,熟悉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他深知这次试飞的危险性,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终于,试飞的日子来临了。石毅身着飞行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试验机。他登上飞机,熟练地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工作。随着塔台的指令下达,试验机缓缓滑出跑道,加速起飞,朝着那片神秘而危险的冻雨带飞去。
当试验机接近冻雨带时,石毅明显感觉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温度急剧下降,窗外的天空变得阴沉灰暗,细密的雨滴开始打在飞机的挡风玻璃上。
“即将进入冻雨带,一切正常。”石毅通过无线电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
话音刚落,试验机就冲入了冻雨带。瞬间,飞机被冰冷的雨水和冰晶所包围。石毅透过挡风玻璃,看到机翼上迅速开始结冰。冰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厚,飞机的飞行姿态开始出现轻微的晃动。
“情况不妙,机翼结冰速度比预期的要快。”石毅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迅速调整飞机的飞行参数,试图减轻结冰对飞行的影响。
地面指挥中心里,付华飞、杨华和赵建军等人紧紧盯着大屏幕上的飞行数据。他们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次试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机翼结冰情况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祝融”系统(AI经师)迅速启动了自主调控程序。它根据飞机当前的飞行状态和结冰情况,实时调整“灵气涂层”的微场分布,试图将边界层牢牢“钉”在机翼表面。
与此同时,付华飞在地面上也感受到了试验机传来的异常灵气波动。他立刻运用“御气术”,通过远程“御气”辅助,向试验机输送一股稳定的灵气,帮助“灵气涂层”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祝融”系统和付华飞的共同努力下,“灵气涂层”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威力。机翼表面的边界层逐渐稳定下来,大部分冰晶在形成之初就被消解掉。飞机的飞行姿态也逐渐恢复了平稳,结冰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边界层控制开始起作用了,飞机的状态有所好转。”石毅兴奋地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喜和赞叹,没想到“灵气涂层”和“边界层控制”技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发挥出如此强大的作用。
然而,冻雨带的恶劣环境并没有就此罢休。随着飞机深入冻雨带,冰晶变得更加密集和坚硬,对飞机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机翼上的冰层虽然不再快速增厚,但已经积累的冰层给飞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飞机的飞行速度开始下降,操纵变得更加困难。
“飞机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速度下降明显,操纵性变差。”石毅再次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地面指挥中心里,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付华飞紧紧皱着眉头,全神贯注地运用“御气术”,试图为试验机提供更多的支持。赵建军则不断地分析着飞行数据,寻找应对当前危机的最佳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