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讲未来规划
人这一辈子,藏着点心事比啥都强。你真正想干的事,别说是街坊邻居,就是亲爹亲妈、枕边人,也得把话咽回肚子里。我早年在镇上见过个做木工的,他想自己开个家具厂,白天在别人的厂里刨木头,晚上偷偷在自家院儿里画图纸、攒零件,谁问他都只说 “混口饭吃”。后来厂子开起来,第一批衣柜卖出去赚了钱,街坊们才拍着大腿说 “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本事”。
要是当初他把想法嚷嚷出去,你猜会咋样?保不齐有人会说 “就你那手艺还想开厂”,有人会盯着他的图纸琢磨 “能不能偷学两招”,更有甚者,说不定会在他找木料、租场地的时候使绊子。人活着就是这样,没做成的事就像没熟的果子,捂在怀里才不会被虫咬、被鸟啄。等它真正熟了,摘下来递到别人眼前,就算有人心里不服,也只能看着你嚼出甜味来。失败了也不怕,反正没人知道你曾在黑夜里折腾过,拍掉身上的灰,第二天还能照样扛着刨子去上工,不丢人。
2、不辩三观差异
三观这东西,就像人身上的疤,是从小到大一道道刻出来的。你没法让一个小时候饿过肚子的人,跟从小不愁吃穿的人一样看粮食;也没法让一个在工地上扛过砖的人,跟坐在办公室里敲键盘的人一样看辛苦。我老家有个老伙计,一辈子守着两亩地,总说 “种地才是正经活,打工都是瞎混”。有回村里来了个搞电商的年轻人,说要帮大家把粮食卖到网上去,老伙计劈头盖脸就骂 “净搞些虚头巴脑的,粮食能在网上长出来?”
年轻人没跟他辩,只是找了几户愿意试的人家,一年下来,那几户的粮食卖价比往年高了三成。老伙计不说话了,后来还主动找年轻人问 “咋把我家的麦子也挂到网上去”。你看,三观这东西,不是靠嘴辩出来的,是靠实力撑起来的。你没本事的时候,就算你说的是大实话,别人也只当你是在胡咧咧;等你有了本事,你说种地好,就有人跟着你学种地;你说搞电商好,就有人跟着你搞电商 —— 你的三观,自然就成了别人的三观。
3、不聊他人缺失
人活一辈子,谁还没点藏着掖着的疼处?就像有的人脸上有疤,你别总盯着人家的疤说 “这疤咋来的”;有的人兜里没钱,你别总在人家面前数自己的票子。我早年在县城打工时,合租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姑娘脸上有块胎记,平时总用头发遮着。有回同屋的一个小子,喝醉了就指着姑娘的胎记说 “你这脸咋长的,跟画了花似的”,姑娘当时就红了眼,第二天就搬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姑娘为了去掉那块胎记,省吃俭用攒了好几年的钱,就盼着能找个好医院。你说那小子图啥?逞了一时的嘴快,戳了别人的疼处,最后连个合租的伴儿都没了。人要是有点良心,就该知道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在长相普通的人面前别聊 “谁长得俊”,在日子紧巴的人面前别聊 “谁赚得多”,这不是客套,是给别人留面子,也是给自己留退路 —— 你今天不让别人下不来台,明天别人才不会让你摔跟头。
4、不劝别人大度
我见过太多劝人 “大度” 的人,他们总爱站在干岸上,看着别人在水里挣扎,还说 “别慌,慢慢游,水不深”。有回村里的老王家丢了鸡,明眼人都知道是邻村的二柱子偷的,老王去找二柱子要,二柱子不仅不还,还把老王推搡了一把。有人就劝老王 “算了算了,一只鸡而已,别跟他一般见识,大度点”。老王气笑了,说 “不是你家鸡丢了,你当然大度,要是你家鸡被偷了,你能不跟人急?”
人这一辈子,没经历过别人的苦,就别劝别人大度。你没挨过饿,就别劝饿肚子的人 “别抢吃的”;你没被人欺负过,就别劝受欺负的人 “别计较”。那些轻飘飘说 “大度点” 的人,大多是事没落在自己头上,要是真轮到他们,说不定比谁都较真。做人得实在点,别人受了委屈,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帮不了就闭嘴,别当那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 那不是善良,是残忍。
5、不要透露自己的财务状况
钱这东西,就像裤兜里的糖,自己偷偷吃了甜,要是拿出来显摆,保不齐会被人抢了去。我老家有个姓张的,前几年在外地包工程赚了点钱,回来就跟亲戚朋友吹牛 “今年赚了几十万,准备在县城买套大房子”。结果没过多久,七大姑八大姨都来找他借钱,今天这个说 “孩子要上学,借点学费”,明天那个说 “家里盖房子,借点料钱”。
张哥一开始还借,后来实在借不动了,就说 “钱都投到工程里了,没闲钱”。那些人立马就变了脸,背后说 “他就是小气,有钱不借给亲戚,白认了这些亲”。张哥后来跟我说 “早知道当初就不瞎嘚瑟了,现在倒好,钱没少借,还落了个坏名声”。人活着就是这样,你有多少钱,自己知道就行,别跟人比存款、比消费。你看似赢了面子,实则输了里子 —— 你的钱一旦被人盯上,就成了别人的 “备用金”,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最后只会把自己逼到两难的境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