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莫洋打开副驾车门,将背包甩到自己背上,单肩背着,“吵死了,出发吧,等会儿人家可就要关门了。”
严真真也下了车,走到高兴跟前,伸手将他手里的三张门票夺了过来,“小心知道的太多了,我杀你灭口,让开。”
“这么凶,哪个男人敢招惹你!”高兴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准备跟上。
就在这时,莫洋叫住了他,“车钥匙呢?”
高兴从口袋里摸出钥匙,对着莫洋抬手甩了甩,“这呢,干嘛?”
“锁车啊!”莫洋无奈地说道。
随着高兴的大手在那小巧的遥控器上按了一下,面包车在两声 “biubiu~” 声后,锁上了车门。
高兴看着莫洋走上来,忍不住吐槽,“干嘛,这破车还怕有人惦记?拆了当废铁卖都值不了几个钱。”
“管你姐借的!要还的!弄丢了我怎么跟你姐交代。” 莫洋白了他一眼,说道。
高兴又凑到莫洋身边,脸上带着八卦的笑容,“老实说,你是不是看上我姐了!警告你啊,不要看着碗里的又想着锅里的,你有严真真了!”
莫洋没好气地说道:“什么跟什么啊,搞清楚我跟严真真只是朋友,更没打你姐什么主意!这是素质问题!”
“素质?你可是整整杀了一基地的霓虹人,你跟我谈素质?
那可至少有个千八百的人吧。你搁我这玩魔幻现实主义呢?”高兴不屑地说道。
“那些人,该杀!”莫洋一字一顿地回应,眼神里闪过狠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夜晚。
三人排进景区门口等候入场的队伍时才知道,什么叫做大夏的人口优势。
高兴踮着脚,不断看向队伍的前方,“我去,也不是什么节假日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你看看那边的沙丘上,全是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河西走廊又要开战了呢!”
随着队伍的前进,那座在僧人乐僔开出第一个洞窟之后,已经历经1600多年的敦漠石窟出现在莫洋的面前。
这座坐落在敦漠城南四十里,鸣沙山东麓的赭红色崖壁上的石窟,自十六国时期起,已经在时光里层层叠叠生长了千年。
赭黄的山体表面凹凸不平,被无数洞窟切割成规则的蜂巢状,七百余个洞窟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上下五层,最高处距地面足有五十米,最低处紧临宕泉河故道。
这一整座山都已被艺术的精魂凿空,化作了容纳信仰与想象的圣殿。
最醒目的是那座依山而建的九层楼,飞檐斗拱如鹏鸟展翅,朱漆梁柱在黄沙漫卷中依然鲜艳,檐角的铜铃随风轻响。
莫洋三人沿着悬空的木质栈道拾级而上。
栈道有些狭窄,只能容下两人并排通过。
他们扶着的栈道栏杆已经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包浆,摸上去十分光滑。
脚下的每一步都能听见木板与崖壁的轻颤。
洞窟的门楣大多残损,却仍可见北魏时期的火焰纹浮雕、唐代的缠枝莲花彩绘,有些洞窟外残留着半截泥塑飞天,衣袂还保持着飘舞的姿态。
高兴左顾右盼,在不同的洞窟之间来回踱步,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观察者的线索。
最后只得无奈的回到了莫洋的身边,“老莫,没看出什么跟观察者有关的东西啊,这么多洞窟,咱们得找到什么时候。”
严真真见高兴走了回来,也凑到了莫洋的身边,她以为高兴有所发现,结果听到的却是毫无用处的抱怨。
她不禁“啧”了一声,“莫洋,观察者只跟你说了实体在这,就没说点其他的吗?这样找,的确就是在浪费时间啊,”
此时的莫洋也已经有些烦躁。
在与诸葛迁迁失去联系前,她并没有对敦煌石窟过多的描述,更没有告诉莫洋该怎么去寻找这个可能性里的观察者的实体。
在此之前,莫洋以为实体既然在敦煌石窟,到了之后总会发现些蛛丝马迹。
但他实在没想到,所谓的敦煌石窟竟然是由好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石窟组成。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他也有些束手无策。
莫洋向前走了一步,脱离了严真真和高兴的抱怨,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别吵,让我想想。”
“赶紧的,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清场关门了。”高兴看着莫洋的背影,焦急地说道。
突然,莫洋睁开眼睛,转身看向严真真和高兴,“想办法进入未开放区域!”
“为什么?”高兴上前一步,疑惑地问道。
话音刚落,严真真已经跟了上来,她语气肯定地说道,“已经开放的区域,能看到的都是皮毛。想要找到观察者实体的线索,只能进入未开放的区域去找。”
“嗯,未开放的区域往往伴随着争议和某些不可理解的现象,我们要找的线索,可能就藏在里面。”莫洋接着严真真说道。
高兴又摸了摸自己的光头,“那就按你们说的吧,可是,这里未开放的区域在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