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日子定在两天后。
边境突发战事,关乎国本,刻不容缓。何况扶苏已向嬴政许下诺言,更无迟疑余地。
李丽质是在事情过后才知晓全貌的。
当她从扶苏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只是进宫走了一趟,怎么就接下了平叛的任务?
而且还是只带两万士兵去对抗五万叛军!
虽然内心震惊,但李丽质不是不明大义之人。
她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给扶苏添乱,也不会耍小性子。
这从来不是她的作风。
她只是在夜里与扶苏温存片刻,随后便默默为他整理行装,准备出征所需。
……
两日后,咸阳城外,黄沙飞扬。
这天正是扶苏出征之日,天气晴朗,阳光洒满大地,万里无云。
城外,大军早已列阵待发。
两万步兵组成整齐方阵,旗帜猎猎,杀气森然。
但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他们。
而是前方那三千骑兵!
这三千铁鹰锐士,人人身披新制明光铠,骑配有马鞍、马镫、铁蹄的战马。
左侧挂着秦弩,右侧配着陌刀。
这支部队,是如今大秦最强的骑兵力量!
三军阵前,扶苏正与李丽质告别。
她今日身着一袭红衣宫装,艳而不俗,美得令人心颤。
“一路小心,我等你回来。”
李丽质替他系好披风,轻声说道,眼中满是不舍。
“等我回来。”
扶苏轻抚她的脸颊,嘴角浮现一抹温柔笑意,随后翻身上马,走向阵列。
“哗——!”
大军分开一条路,迎接主将入阵。
三千精骑紧随其后。
片刻后,伴随着震地脚步声与铠甲碰撞声,大军出发,扬起漫天黄沙。
行进中,扶苏回首望向身后。
那道红影,依旧站在原地。
他深深望了一眼,然后收回目光,眼中只剩坚毅。
此行,唯有胜!
......
咸阳,秦王宫。
殿中,嬴政一手执竹简,一边批阅奏章,一手端着茶盏,饮着浓茶。
中原列国,除了赵构,诸王无不勤政。
而嬴政,在勤政君王之中,堪称极致。
饮浓茶,是他多年提神的方式之一。
“王上,芈夫人求见。”
赵高轻步走近,低声禀报。
嬴政眉头微蹙。
他处理政务时,从不喜被打扰。
后宫嫔妃,无人不知。
今日,芈夫人怎会在此时求见?
“让她进来。”
嬴政放下茶盏,提起朱笔,在竹简上划下一笔。
“喏!”
赵高弯腰退了出去,不多时,引着一位风姿绰约的妇人走了进来。
这位妇人,正是扶苏的生母——芈夫人。
正因她身份特殊,嬴政才破例在处理政事时召见她。
若是其他妃嫔,哪怕胡亥的母亲想求见,也会被斥责一顿。
“你有何事求见寡人?”
嬴政仍旧低头批阅奏折,语气淡漠。
芈夫人神色忧虑,轻声道:“王上,扶苏从未接触过军务。刚刚行过冠礼就要奔赴前线,臣妾实在放心不下……”
话音未落,嬴政猛地将竹简拍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大殿之内,气氛骤然凝重。
他抬起头,目光如刃,透着不容违逆的威压。
赵高一旁跪下,低着头,身体伏得很低。
可他的嘴角,却悄然扬起一抹隐秘的笑意。
赵高,是这世上最懂嬴政的人之一。
他深谙这位君王的性格与手段。
自帝太后赵姬之后,嬴政对后宫干政极为敏感,连过问朝政都不允许。
这也导致多年来,他未曾立后,后宫无主。
眼下扶苏日益得势,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赵高自然坐不住了。
他特意将扶苏将要奔赴前线的消息透露给芈夫人,本就是个精心安排。
不出所料,芈夫人果然急匆匆赶来。
“担心什么?”嬴政眼神锐利,“担心他命丧战场?”
芈夫人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王上……”
“不必再说了。”嬴政冷声打断,“若他真死在战场上,那只能说明他无能。”
“明国面对强盛的汉国,喊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我大秦,岂能输于明国?”
“寡人的儿子,又岂能贪生怕死?”
说罢,他不再理会芈夫人,径直挥袖。
“你退下吧。以后不要再为这种事前来打扰。”
他重新拿起奏折,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芈夫人站在原地,心头泛起一阵酸楚。
往日嬴政待她温存有加,今日却冷如冰霜。
“臣妾告退。”
她轻声说完,缓缓退出大殿,满心失落。
自始至终,嬴政都没有再看她一眼。
待她走远,嬴政继续低头批阅片刻,忽然开口。
“去请李斯、张仪和卫鞅来。”
赵高恭敬领命,神色如常,内心却早已泛起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