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人那一日仗义出手,小小的惩戒了一下秦岭脚帮后,沿着傥骆古道一路北上。这傥骆古道乃是汉武帝为开发西南蛮夷,攻打南越而下令开发打通巴蜀的一条重要古道。自汉武大帝修成以来,三百年间刀光血影,将星陨落,英魂早已经埋入这崇山峻岭当中。越是往里面走去,越见的青峦叠翠,连绵不断,来往的行人越见稀少,好在是官路一条,虽然道路蜿蜒崎岖,但是道路却是青石铺设而成。青石对缝而设,缝隙之间隐隐透出青苔。石面望去,一条淡淡的车辙隐隐可见。尽管这条道路是南北重要的枢纽,但是自从运河开通之后,想来走的人也是不多,官家也不至于耗费大量银钱进行修缮。近处看去,道路旁残碑半掩埋于青苔岩壁之下。好巧不巧,一只大花喜鹊正落在一块石碑之上,一边抿翅收翎一边却又仰头朝天渣渣渣的叫了几声。欧阳林到底是小孩心性,不禁走到这个石碑前,用手轻轻拂去上面的青苔,只见上面隐隐约约,斑斑驳驳的刻写着:“唐……侍郎……伾公…….,卒……癸酉……春……”这几个字,旁边一块儿则是隐隐刻写着:“岭风不语埋忠骨,山月犹照旧人魂”。心下明了,这是谏臣王伾的墓碑,不知怎么的流落在此处。秦梓苏见他默认无语,不禁走上前来,也望向碑上字迹。她看了一会儿,竟也不禁神情微动,轻声叹道:“一个铁骨铮铮的谏臣,却死后无处安魂……”。秦岳见他两个孩子心性,不禁暗自好笑,给了两人一人一个脑瓜崩,笑骂道:“一个个的年纪不大却在这伤春悲秋起来了,快走,快走,咱们天黑前得赶到骆驿呢。”这边厢不提三人往下赶路。另一边的独角蛟贾亮也在秦岭路里面埋头赶路,心中暗骂自己终日打雁,一时不察竟然雁阡了眼。一边心里恼恨欧阳林,秦氏兄妹三人。就见他还是那个大和尚打扮,腿上的伤已然痊愈,腰间挎着口戒刀,手中提着一根方便大铲,抬眼之间面露凶光,嘴中不住的污言秽语不断。那日在破庙里面按理说断不会被秦梓苏这等小手段吓到。原本是那几日回到破庙老巢心下放松,又兼着没有把三个年轻人当回事,更重要的是那天白日里,他出去游玩,却是正好碰到一个穿着破破烂烂,身上邋里邋遢的老道士,拦着贾亮说他造业太多,日后必定会遇冤魂索命什么的云云。那贾亮可是大贼呀,平日里那是瞪眼就杀人的主,这一辈子几乎没留下什么活口,犯下的命案花案数不胜数,怎么可能会怕这疯疯癫癫的老道士的话,看着四下无人就想要动手杀人。谁知他再抬眼时,那老道早已不见踪影……心中虽知此人不凡,却始终不敢细想,庆幸捡回一条狗命,当日便在庙中饮酒压惊到醉眼惺忪,这才一时不察被秦岳一记长枪在腿上拉了一个大口子。也正赶上酒醉无力,又有邋遢道人在前,这才仓皇逃窜。话说这贾亮躲了几天,养好了伤心中也是慢慢镇定了下来,再回庙看去,之前自己抢的小美人踪迹不见,私藏的银子珠宝也是不见了踪影,更兼着一个小庙也被秦岳,欧阳林,秦梓苏三人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更是心中恨麻了三个少年人。
江南富庶,虽令人心动,但老道一事萦绕心头,贾亮知其非福地,索性弃南就北,欲往西夏大辽之地,鱼龙混杂处再立门户。这贾亮正行之处,突然听到头顶树林之中刷拉一响,紧接着就跳出一人,手中擒着单刀,口中不住的嘿嘿冷笑,道:“和尚,今个算你倒霉,小爷我身上没钱,肚中没食,识相的借点钱花花,如若不然,嘿嘿,我是管杀不管埋呀”。这贾亮见面前出现了剪径的强人,心中不禁暗暗的好笑,这贼当真是饿极了,世上哪有劫和尚的道理,但是又正赶上心中恼怒,想着正好拿你这不开眼的出出这口恶气,不禁嘎嘎的怪笑:“好小子,这等的不开眼,让我和尚超度了你吧。”话音未落,抡起这方便大铲就是一个力劈华山,兜头便向那剪径的小子砸了下去。那剪径的人见着和尚这把大铲刮动风声,劈头就打,倒是也不慌不忙,喊一声来的好,却并不举刀相接,反而往旁边一闪,举刀一带一挂,手腕一翻,径自往和尚的手腕上刀去,武功也很是不错。只见那贾亮也是不慌不忙,不等招式用老,更兼着天生神力,那一口四五十斤沉的方便大铲,在他手中竟似一根寻常的木棍一般,轻轻往上一带,铲尾一抬一栏,用铲身找那刀头一封,紧跟着随身一转,那铲头往上一翻,带着一捧泥土往那剪径的小子头脸一撒,紧接着就是顺势往前一探,对着那小子的胸前就铲了下去。话说那单刀的小子却是脚底一转一带,跟着就往旁边平着移了三尺,那一铲泥土,和那当胸的一铲尽皆躲过,却是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心惊。那贾亮和尚也是没想到,自己这连泥带铲的这一招“阴铲掩魂”竟然无功而返,也是心头大惊,自己这一下哪怕是武林中一流的好手,也是猝不及防之下尽皆殒命,这是自己最阴毒的几个杀招,竟然奈何不了这拿刀的小子。两人同时罢手不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