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索隐:树科《人?》组诗的诗学审视与哲学思辨
文/一言
在当代诗坛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人?》组诗以其独特的粤语书写、深邃的哲学思考与别具一格的意象构建,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这组诗以各地博物馆、人类化石参观为触发点,对“人”这一永恒主题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探寻,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引领读者在思想的迷宫中不断穿梭,探寻人性的真谛与存在的意义。
一、解构与重构:神与人关系的诗性叩问
《人·神·人》一诗,开篇便以一连串掷地有声的诘问,打破了传统神创论的既定框架。“女娲神造?喺神?上帝神造?喺神?”这两句质问,如两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神创论的逻辑根基。在传统的宗教观念中,神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创造者,人类则是其卑微的造物。然而,树科却以一种近乎挑衅的姿态,对这一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并非是无端的否定,而是基于对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深刻认知。
“神创造咗人?人创造咗神!”此句堪称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以一种颠覆性的视角,揭示了神与人之间关系的动态演变。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神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人类在面对未知与恐惧时,为了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理安慰而创造出来的产物。正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言:“上帝死了!”树科在此处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神权观念的解构,强调了人类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伟人?伟神?人细、太细,噈要神……”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人类对神的依赖心理。在人类面对自身渺小与宇宙浩瀚的巨大反差时,往往会将希望寄托于神,试图通过神的庇佑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然而,树科却以一种清醒的认知,揭示了这种依赖背后的无奈与脆弱。人类在追求伟大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对神的盲目崇拜,而忽视了自身内在的力量与价值。这种对神与人关系的解构与重构,不仅体现了树科对传统宗教观念的深刻反思,更展现了他对人类自身主体性的坚定信念。
二、进化与火焰:生命演变的诗意书写
《进化论·人》一诗,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切入点,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独特的诗意诠释。“人喺马骝嚟嘅?马骝喺你哋嘅老窦?”这两句看似戏谑却又充满深意的诗句,以一种通俗易懂却又极具冲击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与猿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在传统的观念中,人类往往自视为万物之灵长,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树科却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将人类与猿类置于同一进化链条之上,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
“细阵时嘅达尔文,大咗后嘅我哋……”此句通过对达尔文与现代人类的对比,暗示了进化论在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达尔文的时代,是一个对人类起源充满未知与好奇的时代,他的进化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传统宗教观念对人类起源的解释,开启了人类对自身演变的科学认知之旅。而现代人类,则在达尔文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生命演变的探索,试图揭开更多关于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谜团。
“伟大嘅火!火嘅伟大,烧?咗、唔会熄咗、静鸡……”这里的“火”,既象征着生命演变的原始动力,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火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温暖与光明,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原始社会的篝火到现代社会的能源之火,火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见证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树科通过对“火”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进化这一过程的不可阻挡性与永恒性。
三、信仰与本真:人性多元的深度剖析
《人·信仰》一诗,从信仰的角度出发,对人性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剖析。“人喺人嚟嘅,本嚟噈几咁简美……”此句强调了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本真性。在树科看来,人类最初的存在状态是简单而美好的,没有过多的欲望与纷争,只是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存。这种对人类本真状态的描述,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保持一种质朴、纯真的生活态度。
“人喺神嚟嘅,伟大、细人嘅丑陋……”这一句则揭示了信仰对人类行为与价值观的影响。当人类将自身的存在归因于神时,往往会陷入一种对神的盲目崇拜之中,试图通过模仿神的伟大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然而,在这种崇拜的背后,却隐藏着人性的丑陋与虚伪。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神圣与伟大,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牺牲他人的利益。树科通过对这种信仰现象的批判,揭示了人性在信仰面前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