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开篇 “量子,电子,分子 / 你哋喺你哋 / 你哋,噈喺你哋?”,前一句 “你哋喺你哋” 是对微观粒子存在的肯定,符合经典物理学对物质确定性的认知;而后一句 “你哋,噈喺你哋?” 则以设问的方式,打破了这种确定性,引入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思想。诗人通过这种肯定与否定的交替,模拟了人类对物质世界认知的历史进程 —— 从经典物理的确定性,到量子物理的不确定性,再到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反思与追问。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将思考的视角从微观粒子转向人类自身:“咁话,佢哋?我哋呢?/ 我哋,仲喺你哋啊……”“佢哋”(他们)指代除 “你哋”(微观粒子)之外的其他物质存在,而 “我哋”(我们)则明确指向人类自身。诗人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果微观粒子是 “你哋”,那么作为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人类,“我哋” 与 “你哋” 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哋,仲喺你哋啊……” 这句看似简单的判断,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 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人类与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量子、电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因此 “我哋”(人类)在本质上也是 “你哋”(物质)的一部分。这种思考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论” 不谋而合,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形成了各种事物。诗人以现代量子物理的知识,重新诠释了这一古老的哲学思想,展现出古今思想的对话与传承。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物质统一性的认知上,而是进一步追问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我喺你哋 / 唔喺你哋 / 我噈系我……”“你系喺你 / 我系喺我 / 精神喺精神……” 这几句诗,展现出辩证思维的光芒。“我喺你哋” 承认了人类作为物质存在的本质,与前面的思考一脉相承;而 “唔喺你哋” 则强调了人类与其他物质的区别 —— 这种区别并非物质构成上的不同,而是在于人类拥有精神意识。“我噈系我” 这句坚定的判断,是对人类个体主体性的肯定,标志着思考从 “物质的统一性” 转向 “精神的独特性”。最后一句 “精神喺精神”,则将 “精神” 与 “物质” 明确区分开来,强调了精神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这种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思考,与笛卡尔的 “二元论”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笛卡尔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而诗人则在承认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强调精神的独特性,形成了一种更具辩证色彩的 “物质 — 精神” 关系论。
三、辩证逻辑的诗性表达:矛盾与统一的思维推演
辩证逻辑作为一种关于事物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强调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物质喺物质》在思想内容的展开上,充分体现了辩证逻辑的特质,诗人通过一系列矛盾的判断与追问,在思维的碰撞与推演中,逐步揭示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诗作的中间部分 “唔喺咩?喺唔喺?/ 系,唔喺 / 喺,唔系……/ 系嘟唔系 / 唔系嘟喺 / 喺嘟唔喺……”,以密集的矛盾判断构建起一个逻辑的 “迷宫”。“唔喺咩?”(不是吗?)是对前文 “我哋,仲喺你哋啊……” 的反问,开启了对 “存在” 本质的进一步质疑;“喺唔喺?”(是不是?)则将这种质疑推向深入,形成了一种 “肯定 — 否定 — 再肯定 — 再否定” 的思维循环。“系,唔喺 / 喺,唔系……” 这几句,以简洁的判断词 “系”(是)与 “唔喺”(不是)的交替出现,模拟了辩证思维中的 “矛盾对立” 阶段;而 “系嘟唔系 / 唔系嘟喺 / 喺嘟唔喺……” 中的 “嘟”(粤语中表选择的连词,可理解为 “或者”),则将这种对立关系转化为一种 “亦此亦彼” 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应了辩证思维中的 “否定之否定” 阶段。
从哲学史上来看,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 “正题 — 反题 — 合题” 的思维进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实现的。《物质喺物质》中的这一段文字,正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诗性诠释。“喺”(是)作为 “正题”,代表对物质存在确定性的认知;“唔喺”(不是)作为 “反题”,代表对这种确定性的否定;而 “系嘟唔系”(是或者不是)则作为 “合题”,实现了对 “正题” 与 “反题” 的辩证统一。诗人通过这种语言的重复与变化,将抽象的辩证逻辑转化为具体的诗性语言,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更能体会到思维的运动与发展。
此外,这种辩证思维还体现在诗歌整体结构的安排上。诗作开篇从微观粒子入手,探讨物质的存在本质,是对 “物质” 的聚焦;中间部分通过矛盾的判断与追问,拓展到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考,实现了从 “物质” 到 “人” 的过渡;结尾部分则明确提出 “精神喺精神”,完成了从 “物质” 到 “精神” 的升华。这种 “物质 — 人 — 精神” 的结构安排,并非简单的线性递进,而是一种辩证的螺旋式上升 —— 在对物质的认知基础上思考人的存在,在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中提炼出精神的价值,最终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诗歌的思想内容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展现出诗人高超的思维能力与结构驾驭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