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导师、护盾与静默猎手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被骤然抽紧,又在“导师”显现的威慑力中重新注入一种冷静的炽热。
主屏幕上,那组来自缅甸的红色攻击数据流,在量子加密2.0构筑的淡蓝色“护盾”前,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纷纷溃散。
“攻击强度在下降,”冰洁紧盯着控制面板,声音平稳地汇报,“核心节点加密完成度98%,护盾计划第一阶段……已达成。”
她的话音未落,屏幕中央,“导师”新推送的信息流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不再仅仅是坐标或模型,而是一幅动态的战略星图。
以IMI全球节点为星辰,数条幽蓝色的“最优协同路径”被点亮,其中一条尤为醒目。
直接贯穿从深圳的量子计算核心到柏林的超导材料实验室,再延伸至拉各斯的通信网络节点。
“看这里,”施密特博士几乎是惊呼出声,他指着星图上那条光路径经柏林的节点。
“‘导师’在调用我们尚未公开的超导材料数据模型,它正在实时优化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冗余结构!”
“不止如此,”新加坡的陈志远博士接入信号,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量子神经网络项目的认知增益模型被整合进去了……
它在学习,在自我演进!这个防御网络,正在从一层‘盾’,进化成一个具有主动认知和预测能力的‘场’!”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主屏幕的一角突然弹出一个极度简短的加密信息流,来源被多重伪装,但其内容的冲击力却让在场所有高管的终端同时发出高频警报。
只有三个词:
“看见你了。”
没有署名,没有更多内容,但那冰冷的挑衅意味穿透屏幕,瞬间攫住了每个人的呼吸。
陆彬的眼神骤然锐利如刀。
沃克集团的反击,比预想中更快,也更直接。
“‘导师’?”陆彬沉声问。
屏幕上,星图微微波动,那幽蓝色的光带似乎凝滞了一瞬。
随即,一行新的分析结果覆盖了那条挑衅信息:
“信息源:非技术性试探。目标:心理威慑与决策干扰。”
“威胁等级评估:中。建议:维持既定战略,启动‘静默猎手’协议。”
“‘静默猎手’?”玛丽副董事长低声重复,这个名词在之前的预案中从未出现。
冰洁快速调取后台,脸上闪过一丝讶异:“是‘导师’在三十秒前自主生成并推送的全新应对协议核心框架……”
“它要求我们,在表面上维持所有既定工作流程,甚至刻意在次要领域展现出一定的‘混乱’。”
“但在涉及核心技术决策与安全防御的关键路径上,启用一套完全独立的、与‘导师’直连的隐蔽指挥链路。”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意识到,“导师”不仅在技术上提供了盾与矛,更开始在战略层面进行谋定。
它要让IMI在对手的视野里,扮演一个“被成功干扰”的角色。
陆彬缓缓站起身,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一张紧张而又兴奋的脸。
“各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战斗已经开始了。这不是在缅甸丛林,也不是在网络暗巷,而是在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在我们的决策之间,在我们的意志之内。”
他停顿了一下,接纳着“导师”通过他私人终端传来的最新分析摘要。
“沃克集团希望我们乱,希望我们怕,希望我们在犹豫和防御中露出破绽。”
陆彬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那么,我们就演给他们看。玛丽姐,价值重构委员会的工作可以‘适当’地放出一些争论和‘不顺利’的消息。”
“李文博总监,研发部门的资源调配,明面上可以出现一些‘争议性’的延迟。”
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开始布局。
“而真正的利刃,”陆彬最后说道,视线与屏幕上的幽蓝星图交汇,“将由‘导师’指引,由特别行动组执掌,藏于静默,待机而发。”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时,脚步匆忙而坚定。
主屏幕上的星图依旧在缓缓旋转,幽蓝的光路径像呼吸般明灭。
在那句“看见你了”的挑衅下方,“导师”留下了一行新的、仅限最高权限可见的小字注释:
“猎手,亦已就位。”
未来的战场,界限已然模糊。
价值与威胁,光明与阴影,人与超越人智的存在,都在这一刻交织。
IMI的航船,在风暴将至的海面上,依照着一位神秘领航员绘制的星图,调整着风帆,悄然亮出了隐藏在平静之下的獠牙。
战争,从未以这样的形式开始过。
喜欢硅谷晨昏线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硅谷晨昏线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