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裹着泥土的腥甜钻进窗缝,陆野蹲在院角翻晒去年的玉米种,指尖捻起一颗深褐色的颗粒:“秋姐,你瞧这粒儿,圆实得像小娃娃的脸。”
叶知秋正往竹筐里装土豆种,抬头笑:“去年收成好,今年准保又是大丰收。”她把最后一把土豆种码齐,“奶奶说,咱家的地该醒醒了——春播讲究‘早’,晚了误农时。”
“知道。”陆野把玉米种倒进木盆,兑上温水浸泡,“我昨儿跟王哥合计过,今年咱家玉米地扩半亩,再种两垄黄豆,轮作养地。”他捞起一颗泡发的种子,“你闻闻,这股子潮气,像不像春天的味道?”
暖宝扒着门框探出脑袋,羊角辫上沾着草屑:“爸爸!我要帮忙种种子!”她攥着小铲子跑过来,“我会挖小坑坑!”
“小宝儿别急。”叶知秋擦净手,从屋里抱出个布包,“先跟妈妈学认种子——这是黄瓜籽,圆溜溜的;这是番茄籽,黑得像小煤球。”她摊开手掌,“你挑颗最漂亮的,妈妈教你种。”
暖宝捏起颗番茄籽,凑到鼻尖闻:“香!像奶奶的桂花糖!”
陆奶奶颤巍巍端着陶壶过来,壶里泡着野菊花茶:“小宝儿记着,种子要跟泥土说‘悄悄话’,它才肯发芽。”她往暖宝手心倒了点细土,“来,跟土宝宝交朋友。”
院外的石子路上响起脚步声,王铁柱扛着犁耙过来:“野子!叶丫头!我帮你们犁地!”他抹了把汗,“咱村头老黄牛刚歇完冬,劲头足着呢!”
“太好啦!”叶知秋递过毛巾,“王哥,中午在我家吃贴饼子,就着你家腌的酸菜。”
“那感情好!”王铁柱甩了甩犁耙上的草屑,“我老伴儿今早杀了只小公鸡,等会儿炖了给你端来——春播累,得补补。”
李狗蛋推着板车随后赶到,车上堆着新买的化肥和菜种:“铁柱哥,咱一块儿!我家那片地跟你挨着,正好搭把手。”他冲暖宝挤眼睛,“小宝儿,叔给你留了包向日葵籽,等你长大种太阳花!”
“谢谢狗蛋叔!”暖宝举着小铲子,“我要种最大的向日葵,比房子还高!”
陆野望着院外停着的犁耙和板车,忽然想起七年前第一次跟着爷爷下地的场景。那时他分不清麦苗和杂草,爷爷蹲在田埂上笑:“庄稼人脚下沾多少泥,心里就有多少底。”如今他握着犁耙把,看王铁柱赶牛翻地,泥土翻涌成深褐色的波浪,才懂那些汗水里泡着的,是对土地的虔诚。
“开始犁吧!”王铁柱甩了个响鞭,老黄牛迈开步子,犁铧切开冻土,黑油油的泥土翻着浪花。陆野跟在后面,把泡好的玉米种均匀撒进沟垄:“间距三寸,别太密——不然长不大。”
“知道!”暖宝蹲在地头,用小铲子挖了个浅坑,小心翼翼放进颗黄瓜籽,“种子宝宝,睡觉觉啦!”她又轻轻覆上土,“等你醒,我给你浇水!”
叶知秋提着铁皮水壶过来:“小宝儿,浇点水——要慢慢浇,别冲跑种子。”她蹲下身,用壶嘴在暖宝的小坑边洒出水雾,“看,泥土喝饱了,种子宝宝就该做梦啦。”
陆奶奶坐在田埂上,望着祖孙三人忙碌的身影,嘴角漾着笑。她年轻时跟着太奶奶种地,那会儿地少人多,每粒种子都金贵。如今日子好了,娃们仍保持着对土地的敬畏,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传承。
“奶奶,”暖宝跑过来拽她衣角,“我的种子什么时候发芽?”
“等春雨润透土,等太阳晒暖垄。”陆奶奶摸摸她的头,“大概半个月,你就能看见绿芽芽钻出来。”
“那我要每天来看!”暖宝掰着手指头,“第一天看土,第二天看虫,第三天……第三天就看绿芽!”
“好。”陆奶奶从兜里掏出块烤红薯,“奖励小宝儿的耐心。”
午饭时分,王铁柱媳妇儿和李狗蛋媳妇儿端着大盆过来。王家盆里是酸菜炖小公鸡,李家盆里是野菜烙饼,香气混着泥土味,在田埂上飘成一片。
“都过来吃!”王铁柱媳妇儿大嗓门,“春播饿不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谢谢嫂子!”叶知秋接过碗,“你们也歇会儿,别光顾着忙。”
“忙啥!”李狗蛋媳妇儿擦了擦手,“咱庄稼人不兴客气——你家地种好了,咱村丰收有望!”
暖宝趴在陆野腿上,啃着烙饼:“爸爸,我长大要当农民!”
“好啊。”陆野给她擦了擦嘴,“当农民可光荣了——能种出粮食,能养活家人。”
“那我要种好多好多蔬菜,给爷爷奶奶吃,给爸爸妈妈吃,给王叔叔李叔叔吃!”暖宝的眼睛亮晶晶的,“还要种给村头的流浪猫吃!”
“小宝儿有爱心。”陆奶奶舀了勺鸡汤,“将来肯定是个好庄稼人。”
午后,雨丝细细密密落下来。陆野披上塑料布,继续蹲在地里补种漏撒的种子。叶知秋撑着伞过来,把伞倾向他:“别淋湿了。”
“没事。”陆野握住她的手,“你看,雨丝落在泥土上,像不像给种子盖被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